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0|回复: 7

善惡有能量頻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6 12: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某弟兄,你能證實這個信息的真僞嗎?
————————————————————————
善惡有能量頻率

這是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分享之

科學證實:善惡有能量頻率

傳統固有的人生訓誨,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這樣的教誨,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社會,難道只能一種道德教條,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實嗎?
直到看到心理學家大衛﹒R.霍金斯在其著的《 Power vs. Force》才讓我們大開眼 界,知道「善惡報應」的背後還真有其科學根據呢!

善惡有頻率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就是能量。
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
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粒子的振動使我們的世界表現成目前的樣子。
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
科學家已經測量過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的振動頻率,結果讓人大開眼界。
大衛﹒R.﹒霍金斯 (David R. Hawkins, Power vs. Force )通過20多年的研究表明,
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
他把人的意識映射到1-1000的範圍。
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
而從200到1000 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
霍金斯發現,誠實、同情和理解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
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
  
  
死人的頻率沒有意義,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
漸高依次是惡念、冷漠、痛悔、害怕焦慮、渴求、發火怨恨、傲慢,這些全都對你有害。
信任在250是中性的,信任有益於你。
再往上的頻率依次是溫和、樂觀、寬容、理智理解、關愛尊敬、高興安詳、平靜喜悅在600開悟(enlightenment)在700-1000。
他遇到過的最高最快頻率是700,出現在他研究德蕾莎修女(1910-1997, 獲1997
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
德蕾莎修女走進屋子裡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幸福,她的出現使人們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
1000被稱為是神的意志或精神,這是絕對力量的頻率,甚或更高。
傳說耶穌在村子裡的出現,讓圍上來的人們心裡除了耶穌其他什麼都沒有。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 衛霍金斯 博士(Dr. David R.Hawkins),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茲摘錄其主要項目如下:
1.開悟正覺:700~1000
2.安詳極樂:600
3.寧靜喜悅:540
4.愛與崇敬:500
5.理性諒解:400
6.寬容原諒:350
7.希望樂觀:310
8.中性信賴:250
9.勇氣肯定:200
10.驕傲輕蔑:175
11.憤怒仇恨:150
12.渴愛慾望:125
13.恐懼焦慮:100
14.憂傷懊悔:75
15.冷漠絕望:50
16.罪惡譴責:30
17.羞愧恥辱:20
我們大家都要努力維持在200之上喔!
正面能量是可以互相傳遞與相互影響的。
如果我們時時讓心靈的念力信念維持在正向的角度
不僅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
而這樣的能量源源不絕,永遠不會有用完的時候
反而越使用正面的能量與信念,能量越強大
遇到困難也就越容易解決,也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修復自己與幫助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某姊妹,你好,

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我很高興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在當今世界,出於魔鬼,或者出於我們人的罪性,我們常常會有惡念。這種惡又越來越多地用各種包裝裝扮成善的樣子,至少,我們再也看不到其中的惡,其目的就是使我們困惑,被引誘。現在,引誘也是一步一步的。可能有些引誘只是讓我們較少地親近神,繼而就可能有引誘叫我們遠離神,然後是停止行善。在前面這些過程中,我們看不到惡的影子。但是,當我們停止行善之後,魔鬼就很容易將我們吞吃。我們就已經在惡裏面了。

要不被引誘,就要先從源頭做起。要常常親近神。包括讀經、思想神的話語,每日禱告,也包括與弟兄姊妹常常交通。其次,就是要立志行善。行善也有兩方面的誘惑,一是行不出,氣餒;二是行出善,驕傲。所以保儸要我們要立志行善,不管我這次行出、行不出,我下次仍要行善,縂要行善。再次,我們也要求神給我們分辨的能力,神差派的牧師、長老可以幫助我們解惑,在主裏的弟兄也可以幫助我們印證。

對於下面這個事情,首先,它與聖經有明顯的衝突嗎?之所以我要強調“明顯“,是因爲我們的局限,對本來不相關的事情,卻以爲有抵觸。我不覺著下面的文章與聖經有什麽關聯。

然後看它是否與神國有益。是榮神,還是益人?我們都應該離棄惡,而追求善。即使下面所說的頻率與善惡的關係是真的,它並不能幫助我們追求善,也不能有助我們遠離惡。與我無意,所以,是真是假,我們不需要太關心。

最後,這篇文章說,“科學證實”,那麽我們不放也從科學的角度看一看它的可信性。既然是科學證實,我馬上要問,是誰證實的?他是做什麽的,是在一個正常的學術機構裏嗎?在那裏,什麽時候證實的?相關證據在什麽期刊上發表的?据文章說,是一位叫David R. Hawkins的醫學博士,心理學傢經過二十年的研究總結出的成果,相關内容在他的書《Power vs. Force》中。我在網上查了一下,
David R. Hawkins, M.D. (born June 3, 1927) is an American psychiatrist, mystic, author and spiritual teacher in Sedona, Arizona.
這裡的mystic和spiritual teacher足以引起我的警覺。除非是專一爲了証偽,不然我不會特意专研它。另外,他的“科研成果”得到科學界普遍承認了嗎?我也不知道。不過,我已經沒有興趣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7: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mystic 是这样的敏感,我就不多说了。我希望大家少一点排斥,少一点害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9: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R2.: mystic 是这样的敏感,我就不多说了。我希望大家少一点排斥,少一点害怕。
谢谢你的包容。

从信仰上讲,我选择了基督教,我相信基督教代表了真理。真理是排它的。因此从信仰上讲,我是排斥其它的与基督教相违背的一切思想。但排斥不一定表示一定不可以接触。如果不接触,我也就不能说它是与我的信仰有矛盾,是不是?同样的,对一些自称为基督教的东西,如果我没有一点了解,我一样会警觉。

对事情,我不会排斥。对人就更不会排斥了。我有一个朋友是在加州算命的。我就向他了解过算命、周易、八卦方面的知识。他也向我了解基督教。在你的一篇日志中,你曾说基督教与佛教应该是“殊途同归”,我就表示过反对。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成为朋友,对吗?

既然我们相识了,有这个机会,我倒有兴趣听一听你介绍一下神秘主义。当然,我会以挑剔的眼光去看的。你可以开一线谈一谈吗?

另,前面有些词句表达不准确,改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08: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信基督教的人都认为自己掌握的是“真理”,所以拼命的“排他”,即使是基督教内部,也排出无数宗派,老死不相往来。到底谁是真理?谁是错误?连自己也说不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09: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戒: 大概信基督教的人都认为自己掌握的是“真理”,所以拼命的“排他”,即使是基督教内部,也排出无数宗派,老死不相往来。到底谁是真理?谁是错误?连自己也说不清吧。
你说对了。我是因为相信这是真理才接受的。

基督教内部的不同仅仅是同一个真理这个基础上细微上的不同。老死不相往来是不确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09: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达一号: 你说对了。我是因为相信这是真理才接受的。

基督教内部的不同仅仅是同一个真理这个基础上细微上的不同。老死不相往来是不确切的。
你总是说那是“细微”的差别,然而,根据俺多年的了解,各派别之间差距巨大,除了“基督”这个名字以外,几乎是各唱各的调。你说没有老死不相往来?请问你是否也经常去别的教派交流呢?比如,你是否去天主教堂做过弥撒?是否去耶和华见证人听道?是否请过安息日会来你们教会传经送宝? 从来没有过吧。

即使是相对小一些的差别的教派之间,也是从来不交流的。你所谓的交流,不过是大家在一起郊游、唱歌之类的,这算啥。俺说的是真正的请别的教派来你这里讲道,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08: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达一号: 谢谢你的包容。

从信仰上讲,我选择了基督教,我相信基督教代表了真理。真理是排它的。因此从信仰上讲,我是排斥其它的与基督教相违背的一切思想。但排斥不一定表示一
万统统,谢谢你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我最近忙,过一阵再来和你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20 09:31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