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85|回复: 33

[原创·纪实] 采蘑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0 19: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leosong 于 2009-2-2 12:01 AM 编辑

秋天。几场雨下过,太阳刚一出来,我家门前的马路上,便来了三三两两跨着篮子的
采蘑菇人,那条马路是去山里的必经之路。傍晚的时候,他们从山里回来,一个个
歪着身子,平衡那沉甸甸的篮子。有人在山路上歪了脚,一瘸一拐,可还忘不了向
人炫耀进山的收获:活刺猥,死长虫,山里红,野山参。

那刺猥不过成人巴掌大小,不知道是病了,还是吓着了,浑身瑟瑟发抖。它睁开栗
色的小眼睛看周围一眼,然后又马上缩回头去,任你怎么拨弄它的刺,弹它脑袋,
它都不理不睬。一个老太太展开她的外套,里边是一只美得令人乍舌的鸟:通体都
是灿烂的黄色,只有脑袋顶上竖着一撮黑羽毛,活像戴了个皇冠。最叫人羡慕的,
还是他们满篮子的蘑菇,沾着露水,顶着松针,晶莹透亮,让人垂涎欲滴。

我跑回家。

“爸爸爸!”

“什么事儿!”

“咱什么时候去采蘑菇啊?你看人家采回来的蘑菇,各式各样的,可馋人了……”

我爸看看窗外的人群,摸了摸下巴。

“这个礼拜天怎么样?”

“太好了!”我啪着手跑下楼。

礼拜天早晨没到五点我就醒了,兴奋的。跑到厨房,发现我爸比我起得还早。他正
在把面包、水、咸菜和水果装进口袋。外边天刚发亮,我们就出发了。坐上第一班
公共汽车,车里就我们父女俩。车到了山脚下,不能再往前开了,随着几个和我们
一样的采蘑菇人,我们踩着露水进了山。一看到有树林子,我马上跑过去,在地上
寻寻觅觅。爸把我叫住:近处的蘑菇肯定已经叫人采光了,不如快步进山,攒着力
气,到有蘑菇的地方再使。

越走山路越窄,人烟越稀少,和我们一同进山的几个人也不见了,山坡上只听见我
们父女俩的脚步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小鸟的啾啾声。路边的野菊花都开了,
撸下来一串,香气扑鼻。高尔基的外祖父曾赞叹道,森林,是上帝的花园,没有人
种它,也没有人看管,只有风吹来……是啊,森林是多么美好,多么奇妙。再往上
走,我看见了一小片山里红。虽然结的果子不多,都采下来,还是装满了一裤兜。
在自由市场上买这么多山里红,起码要五分钱呢。我高兴地边吃山里红,边在山路
上跑起来,把爸落在后边。



翻过了一座山,进了一片松树林。爸把我叫住:这片林子可能有蘑菇,说着他就真
的扒开地上的松针,一朵红褐色的蘑菇露了出来,这就是“松树伞”,专长在松树
林里。我吃过这种蘑菇,有一股松针的香味。我和爸分头去找,不久我也有了收获。
和松树林交界的是一片杂树林。爸告诉我杂树林里的蘑菇更好吃,他先找了个样子
给我看:这个蘑菇黄澄澄的,爸把它翻过来,背面不像松树伞那样一片一片好像书
页的排列,而是像海绵那样充满了小孔。爸说这种蘑菇叫“粘团子”,果然,揭开
盖在上面的树叶,它的表面满是黏液。

在杂树林里没走多远,我就差点儿滑倒:站稳了一看,地上的一个粘团子已经让我
踩成了一滩泥。可惜了!我再往前走,发现了一簇小蘑菇,浅茶色的伞,配白色的
茎。想起爸说过看到不认识的蘑菇不要随便上手摸的嘱咐,我赶紧把他叫过来。爸
一看乐了,说我发现的是最好吃的蘑菇:“榛蘑”。榛蘑不像粘团子那样单个出现,
而是一长就是一簇。我想起很早以前爸从“五·七”干校回来,带来一网兜榛蘑,
妈用它炒肉,真是鲜美。



再往前走,我看见草丛里有一个巨大的粘团子,赶紧上去扒开落叶,把它摘下来,
一翻背面,我立刻吓得大叫:那背面爬满了白色的蛆虫!爸赶紧跑过来,他说这朵
蘑菇拱出来太久,已经成了苍蝇下蛆的好地方,可惜,不能吃了。爸又说,如果一
朵蘑菇被太阳照的时间太长,蘑菇会“化”掉──就是萎缩掉,烂掉。没有太阳照,
蘑菇也不会钻出地面,可太阳照得时间长了也不行,这种美味的生长条件还真苛刻。

除了这三种能吃的蘑菇以外,我还看见一个和脸盆差不多大小的“狗尿苔”,一个
漂亮的灰色大蘑菇,和一从白色的像蛏子一样的怪蘑菇。真想把它们采下来带回家,
给妹妹和同学开开眼,可想到爸的告诫,我只好离它们远远的。

不知不觉地我们翻过了又一道山梁。篮子已经满了,布袋子也装了半袋。站在山坡
上,极目望去,我们已经看不到人家,只有一道道的山梁,一片片的树林,各种层
次的绿颜色,和桦树刚转黄的颜色连在一起。这时山间小道上传来悉悉嗦嗦的声音,
我赶紧跑到爸身边。我爸仔细听了听,说是有人来了,我才略为放松。

那人从下边爬上来,背着高高的一跺柴禾。我爸上去打招呼,他抬起头,友好地笑
笑,脸上并没有吃惊的表情,看来他也早就发现了我们。他摘下头上的破草帽,倚
在一块巨石上,和爸聊了几句天。我听见他问我爸,你是山东人吧?我吃惊,他是
怎么这么快就听出我爸是山东人的?我认为我爸几乎没有什么山东口音。

和他聊了几句,爸确定了我们的方位,离家的大致距离。那人下山后,爸掏出布袋
子里的面包,说我们要抓紧时间吃点东西,然后就得往家赶了,不然在天黑之前回
不了家,“你妈就该担心了”。

我们父女坐在巨石上,望着无边的山野,起伏的松涛,吃完了我终生难忘的一顿野
餐。然后我们开始下山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脚上的布鞋有点大,塑料的底又有点滑,没多久就顶
得我脚指头疼。陡峭的山路上来时没觉得难,下的时候就得万分小心,手抓住两边
的草和灌木,踩着我爸的脚印,一点点往下挪。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我已经累得抬
不动腿了。看看四周,还是一座房子也不见。我叹口气,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再也
不想站起来。爸走过来,蹲在我前面。

“来吧。”

“干啥?”

“爸背你。”

“不,我都上三年级了,让人看见多丢人……”

“你看看这四周,哪有一个人?来吧,我一看你就是走不动了。”

我只好乖乖地爬到爸的背上。他背着我上了一个小山坡,脚指头不那么疼了,我才
下来。

太阳要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回到了家。一进门我就扑到床上,一觉睡到第二天早
晨。我从来没有睡得像那天晚上那么香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1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啊! 不仅羡慕那些蘑菇,还有那浓浓的父女亲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9: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啊! 不仅羡慕那些蘑菇,还有那浓浓的父女亲情。
小中 发表于 2009-1-30 07:11 PM

羡慕啊,夏天过春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2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跺柴禾>>一垛柴禾

好馋哪!家里的后院就有很多蘑菇,但是不敢吃。
夏天在市场买了很多种,贵的吓死人,有的好吃,有的也不怎么样。现在却忘了好吃的是哪种,明年又要上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21: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感动地稀里哗啦。 蘑菇还真是不容易辨认呢,许多有毒。 我家草地上也长蘑菇,就是不敢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00: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亲切啊,我也是喜欢采蘑菇,可是没有什么机会。唯一记得的一次是,有一次在一颗茶树下看到一颗灰色的大蘑菇,我妈妈说那个可以吃,就带回家吵着吃,很好吃的。
小时候,我爸爸会带着我和大弟去山上砍冬天要烧得柴禾,爸爸很勤力,又爱动脑筋想办法,知道那些做柴禾耐烧,每年的柴禾都很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00: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会唱‘采蘑菇的小姑娘’吗?看到你这篇文,就想起了这首歌。

有这么好的父亲,有这样的经历,还有好吃的山楂和蘑菇,可丽的童年让人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0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真温馨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08: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编辑的一盘快乐健身舞的音乐中就选有‘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几乎每天都要舞一回呢,可惜都没有真的去采过蘑菇。好羡慕可丽呀!
文好,清纯可人。难怪有可丽这样好听的名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1: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cleosong写得好。

以前我家院子门前的小河旁有一片小树林,也有蘑菇。我们采两种白色的蘑菇:一种像一支毛笔,我们叫它鸡腿蘑;另一种下面一个柱子,上面一个伞,叫松菇,都很好吃。那时候蘑菇还不是寻常人家饭桌上见得到的,我们夏天吃新鲜的,吃不完的晾干,冬天也有得吃。记得一回来了亲戚,吃着我采的蘑菇赞不绝口,还问老妈“多少钱一斤?挺贵吧”呢。最后他临走装了有半斤干蘑菇走,高兴得很呢。后来那个小树林成了堆积修地铁挖出的土的场地,小土山清走后又修了汽车站停车场,最后连我们住的小院子也拆了,搬到附近修的楼里去了。自己采的蘑菇是吃不到了。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9: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温馨的好文。

我小时候也采过蘑菇,那是妈妈巡回医疗时去的山区,那新鲜采回来的蘑菇真好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18: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美野外的蘑菇一般碰不得. 记得以前和一欧洲来的同事聊起来蘑菇的事, 他也说看着类似的蘑菇, 从没毒变有毒了, 似乎也有"橘枳"一说:) 可丽的图, 如果再推远一点儿, 可以用来作The Road Not Taken的插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22: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小时候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写的好。

在美国刚做事的时候,我父母和我住在一起。我妈是城市里人,不大懂野生的东西。看到APT后面那么多蘑菇,也不问问, 就采了来做菜吃。我晚上胃口好,也没想到她是采来的,多吃了点,第二天就又吐又泻,发高烧。那时还没意识到是食物中毒,以为是感冒还是怎么了。晚上,我妈才说了采蘑菇的事,我就知道自己中毒了。但那时我都烧的差不多快说不动话了。我妈这下急得直掉眼泪,说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好。幸好我体质不错,自己慢慢烧退了。打那以后,我妈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小时候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写的好。

在美国刚做事的时候,我父母和我住在一起。我妈是城市里人,不大懂野生的东西。看到APT后面那么多蘑菇,也不问问, 就采了来做菜吃。我晚上胃口好,也没想到她是采来的,多 ...
guangyulan 发表于 2009-2-1 10:25 PM

广玉兰,很高兴你喜欢这篇作文。

美国的蘑菇不能随便吃,我们这的报纸反复强调,有些亚洲人看见和他们家乡
一样的蘑菇就采来吃,哪里知道这里的蘑菇和亚洲的根本不是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会唱‘采蘑菇的小姑娘’吗?看到你这篇文,就想起了这首歌。

有这么好的父亲,有这样的经历,还有好吃的山楂和蘑菇,可丽的童年让人羡慕。 ...
mist 发表于 2009-1-31 12:18 AM

雾,我会两句,后边光会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美野外的蘑菇一般碰不得. 记得以前和一欧洲来的同事聊起来蘑菇的事, 他也说看着类似的蘑菇, 从没毒变有毒了, 似乎也有"橘枳"一说:) 可丽的图, 如果再推远一点儿, 可以用来作The Road Not Taken的插图了:) ...
无疆行者 发表于 2009-2-1 06:51 PM

图是网上偷来滴, The Road Not Taken是怎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cleosong写得好。

以前我家院子门前的小河旁有一片小树林,也有蘑菇。我们采两种白色的蘑菇:一种像一支毛笔,我们叫它鸡腿蘑;另一种下面一个柱子,上面一个伞,叫松菇,都很好吃。那时候蘑菇还不是寻常人家饭桌上 ...
caiqipp 发表于 2009-1-31 11:28 AM

鸡腿蘑会不会是鸡纵蘑的别称?那可是天下最好吃的蘑菇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亲切啊,我也是喜欢采蘑菇,可是没有什么机会。唯一记得的一次是,有一次在一颗茶树下看到一颗灰色的大蘑菇,我妈妈说那个可以吃,就带回家吵着吃,很好吃的。
小时候,我爸爸会带着我和大弟去山上砍冬天要烧得柴 ...
雪月 发表于 2009-1-31 12:03 AM

雪月多写点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2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南京紫金山周围的松树林里也有金黄色的松蘑,南京人叫松蕈(xun4),小时候也结伴去采过。一闻一股松香味,炒肉那是美死人的美味。就是肉质略粗。当年门口的小农贸市场也有人卖,两毛一斤。还有地皮菜,下完雨去拣,和辣椒一炒,香! 现在这些东西不知还有没有。赵本山的小品里讲小野鸡炖蘑菇,我就在想可丽的蘑菇...口水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南京紫金山周围的松树林里也有金黄色的松蘑,南京人叫松蕈(xun4),小时候也结伴去采过。一闻一股松香味,炒肉那是美死人的美味。就是肉质略粗。当年门口的小农贸市场也有人卖,两毛一斤。还有地皮菜,下完雨去 ...
Ningna 发表于 2009-2-1 11:43 PM

是的,小鸡炖蘑菇,是一定要用榛蘑滴。。。在上海一家东北餐馆,一个东北大汉大
声训斥服务员:你这是榛蘑嘛?商场里买来的白蘑菇吧。。。
服务员:不是真蘑还是假蘑吗?

这段可以编进小品了,和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23: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可丽, 干的榛蘑怎么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可丽, 干的榛蘑怎么吃?
Ningna 发表于 2009-2-1 11:53 PM

洗净,开水泡一会,炖小鸡啊。。。你家在哪儿?我馋虫可全上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0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 可惜咱俩太遥远啦!我的是那种压缩成小长方形的干榛蘑,我都从来没想过炖小鸡...只是烧烧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0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是网上偷来滴, The Road Not Taken是怎么回事?
cleosong 发表于 2009-2-1 11:03 PM


呵呵, 美国诗人"萝卜霜"(Robert Frost)的一首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恒禾,你还会自己编舞呀,真不简单。

我自己编辑的一盘快乐健身舞的音乐中就选有‘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几乎每天都要舞一回呢,可惜都没有真的去采过蘑菇。好羡慕可丽呀!
文好,清纯可人。难怪有可丽这样好听的名字呢。 ...
恒禾 发表于 2009-1-31 08:25 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0: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亏你吃的蘑菇毒性不是太大。你妈那时不得后悔死了。

可丽小时候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写的好。

在美国刚做事的时候,我父母和我住在一起。我妈是城市里人,不大懂野生的东西。看到APT后面那么多蘑菇,也不问问, 就采了来做菜吃。我晚上胃口好,也没想到她是采来的,多 ...
guangyulan 发表于 2009-2-1 10:25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1: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iqipp 于 2009-2-2 09:28 PM 编辑
鸡腿蘑会不会是鸡纵蘑的别称?那可是天下最好吃的蘑菇之一.
cleosong 发表于 2009-2-1 11:05 PM


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同样的蘑菇。贴个图:



我采的比这种要长,上面的“笔帽”要小一些,应该是同一个品种。好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1: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游人 于 2009-2-2 09:48 PM 编辑

哪里有卖?馋!
写的温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腿蘑会不会是鸡纵蘑的别称?那可是天下最好吃的蘑菇之一.
cleosong 发表于 2009-2-1 11:05 PM

我们村子里也有鸡腿蘑,雨后捡蘑菇(农村人不说采蘑菇,说捡蘑菇),很好吃。还有一种叫鸡腿星,和鸡腿蘑长得一样,只是蘑菇盖上有一些星星点点。鸡腿星有毒,但是比鸡腿蘑香。只要把鸡腿星晒干就没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把把蘑菇伞的学问真大呀,谢谢各位聊天,我旁听也长见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2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两种方法鉴别蘑菇有毒没毒:

1.用纯银器皿,比如调羹,放进煮过的蘑菇汤里,如果银器表面变黑就是有毒,否则无毒。
2.没有银器用葱白代替,葱白变黑就是有毒。

但是不知道是否可靠,大家千万不要试。据说古代宫廷里用砒霜检验银器真伪,用的是和方法1相反的思路:已知砒霜有毒,如若被验证的“银器”不变黑,就证明不是银的,或不是纯银的。以前大户人家使用银餐具,不光是显摆,还有防止中毒的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14: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的文字是有气味的,清淳的乡土气息。

‘爸爸爸!’ -- 活画出心思活泼的小女孩子。

《采蘑菇的小姑娘》... 就想起梦土来。梦土常跟着婆家人去采蘑菇。


看见宁娜介绍“bar keep’s friends”,我马上去walmart买,可他们说从没见过这种牌子。宁娜是不是告诉错了店啊?


小中好广兰好。线上网友不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00: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又见花木,开心。

吃不到榛蘑,运气。: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12: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丽的头像就是我脑海里采蘑菇的小姑娘模样:-)

我俩儿子也喜欢跟我去采蘑菇,我的感觉是采蘑菇满足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天生的好
奇。没奢想儿子们能和可丽这样来一篇,不过,要是他们将来能有可丽这样温馨的
回忆,倒也是我带他们采蘑菇的额外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19 07:23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