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fanghua 于 2011-6-23 02:21 PM 编辑
车子开出小城外时,我心开始有着莫名的激动,多久了呀?距离我上次回到那我出生后的第一个家。二哥和我一样,是个恋旧的人,这么多年来,从搭公车,骑机车到开车,一有机会,他总是会回新庄去探看我们曾住过的家。先是被别人住着的家,过些年成了破旧的房子,院子里长满杂草,再过几年去时,房子拆掉了,成为校园的一部分。。。但不论如何,二哥总能准确地找回当时房子座落的地点。 车子里除了二哥二嫂,是我十六岁的儿子,那是儿子长大后,第一次单独带他回到台湾,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二哥二嫂正要到中部探亲,便载着我们去看他出生的医院,曾住过短暂时间的家, 接着去看我度过小学的小城和当年外公外婆住的地方,最后便是我出生后第一个家。
车子到了母亲曾教过的小学, 就是一般典型的小学,两层楼高的灰色水泥建筑,校门口有个圆形的花坛,种着些矮小的花草植物,操场上有几排秋千和红黄蓝三原色的塑料游戏器材。二哥把车停在路旁,我们两个往围墙那边走,围墙的另一边正是游戏场地,几个小孩在那里玩溜滑梯,上上下下的,清朗的笑声在空气里回响着。我想起印象里那榕树下的一排日据时代就有的木制旧教室,夏天里传来的蝉鸣声,和在某个教室里看不见的母亲。我们并肩靠着围墙站着,二哥指着那滑梯,告诉我,那是当年那棵杨桃树栽种的位置, 我侧着头看他,不敢相信地问“真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可思议和惊喜,但再想一想,可不是?离开那里时,我才不到五岁,无法从记忆里去找到那棵“星星树”的位置, 而那时他已经快上六年级了。二哥接着说“那时候我眼睛真好,我爬到树上可以清楚地看见老爸老远骑着脚踏车,载着你和三哥往回家的路走!一看到时得赶紧爬下来,要不,老爸回来看我又爬树了,一定要给我”五角“了!”我听了大笑起来, 那大概只有我们兄妹才能明白的”术语“,小时候不听话时,爸爸给我们的警告便是”不听话就给你五角!“,所谓“五角”也就是把手指向掌心卷起,用手指的指节去轻敲额头, 那是一种半开玩笑的处罚。我再看看那个定点,努力回想着那棵我叫”星星树“的杨桃树。
那棵杨桃树长在日式宿舍的前院中间,可说是那时家人活动的中心,夏天黄昏时,爸爸妈妈会拿出藤椅坐在树下,摇着扇子乘凉聊天,或者站着和住在竹篱笆另一边的宋校长家人聊天。宋校长没事时喜欢仰头看天,由于他长得很高,很多时候我从篱笆这边看过去就能够看到他的头,那时会很礼貌地,甜甜地叫声“校长好!”,他也没看我,还是看着天,但很和气地回答“好!好!好!”。在爸妈下班前,家里的欧巴桑会把我放在竹制的小椅子上,然后一口一口喂我吃饭,那时也还没上学的三哥则跟家里养的小狗在花圃四周跑,或者两只胖脚快速地骑着他那辆宝贝的“大中华“三轮车,不时按着龙头上的小喇叭,口里还”丁丁丁丁“叫着,让小狗和欧巴桑让开。对二哥而言,则是登高的凭借,可以爬得多高,就可以看得多远, 当然,那都是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才敢冒险做的事。那棵杨桃树每年结很多杨桃,母亲把吃不完的杨桃横切片,然后用很稠的糖水煮烂,凉了后,放在大口的玻璃罐里,日后好冲水喝,是我小时候喜欢的果汁之一。听说杨桃汁对喉咙很好,母亲教书,用喉咙的时候多,杨桃汁便成了妈妈平日常喝的润喉饮料之一。由于杨桃横切片后呈星星的形状,我从小就叫它“星星果“。可惜我还没长到可以爬树的年纪,就搬离那个家了。那棵星星树只有从一张旧照片里才可以再看见, 照片里,大哥搭着二哥的肩膀并肩站着,三哥骑着三轮车,右手举起在眉毛的高度,做敬礼的姿势,眼睛眯眯的, 小黄则在二哥脚旁,背对着相机,尾巴在空中摇着。我曾看着相片问妈妈“那我呢?我在哪里?”妈妈歪着头想想说“那时你大概在睡午觉!” 睡午觉?啊,多幸福的日子!
不知站了多久,儿子从后面走来,问我“你住过的房子在哪里?“,我告诉他舅舅刚指给我看当年我们家的一棵杨桃树的位置,他歪着头问“star fruit?有星星样子的水果?“我才想起他甚至是没看过的,不禁想着在我们母子之间,有多少东西是流失了的?
不一会儿,我们都回到车上,继续北上的路程。 引擎启动后我没有回头,因为我知道那棵不见了的杨桃树,正如再也追不回的过去,尽管,它的份量是那么重! 在那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对往事选择遗忘,因为只有不听不见,不思不想才能卸掉那份沉重。什么时候学会放下了过去,往前的步伐就轻松多了。回程上,我跟儿子说着当年的那棵杨桃树和杨桃树下的夏日黄昏,二哥在前座听着笑着,说到模糊处还不忘补充说明,终于有机会给孩子补了点那流失了的过去。看着儿子兴趣盎然地听着,我很高兴在他还没展翅飞翔前及时地带他回来,回到那根的起点,但愿连着根的那块地土能让他的成长更丰富。
6-2011
|
评分
-
8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