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23|回复: 32

[原创·散文] 门前一棵杨桃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06: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anghua 于 2011-6-23 02:21 PM 编辑

车子开出小城外时,我心开始有着莫名的激动,多久了呀?距离我上次回到那我出生后的第一个家。二哥和我一样,是个恋旧的人,这么多年来,从搭公车,骑机车到开车,一有机会,他总是会回新庄去探看我们曾住过的家。先是被别人住着的家,过些年成了破旧的房子,院子里长满杂草,再过几年去时,房子拆掉了,成为校园的一部分。。。但不论如何,二哥总能准确地找回当时房子座落的地点。 车子里除了二哥二嫂,是我十六岁的儿子,那是儿子长大后,第一次单独带他回到台湾,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二哥二嫂正要到中部探亲,便载着我们去看他出生的医院,曾住过短暂时间的家, 接着去看我度过小学的小城和当年外公外婆住的地方,最后便是我出生后第一个家。

车子到了母亲曾教过的小学, 就是一般典型的小学,两层楼高的灰色水泥建筑,校门口有个圆形的花坛,种着些矮小的花草植物,操场上有几排秋千和红黄蓝三原色的塑料游戏器材。二哥把车停在路旁,我们两个往围墙那边走,围墙的另一边正是游戏场地,几个小孩在那里玩溜滑梯,上上下下的,清朗的笑声在空气里回响着。我想起印象里那榕树下的一排日据时代就有的木制旧教室,夏天里传来的蝉鸣声,和在某个教室里看不见的母亲。我们并肩靠着围墙站着,二哥指着那滑梯,告诉我,那是当年那棵杨桃树栽种的位置, 我侧着头看他,不敢相信地问“真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可思议和惊喜,但再想一想,可不是?离开那里时,我才不到五岁,无法从记忆里去找到那棵“星星树”的位置, 而那时他已经快上六年级了。二哥接着说“那时候我眼睛真好,我爬到树上可以清楚地看见老爸老远骑着脚踏车,载着你和三哥往回家的路走!一看到时得赶紧爬下来,要不,老爸回来看我又爬树了,一定要给我”五角“了!”我听了大笑起来, 那大概只有我们兄妹才能明白的”术语“,小时候不听话时,爸爸给我们的警告便是”不听话就给你五角!“,所谓“五角”也就是把手指向掌心卷起,用手指的指节去轻敲额头, 那是一种半开玩笑的处罚。我再看看那个定点,努力回想着那棵我叫”星星树“的杨桃树。

那棵杨桃树长在日式宿舍的前院中间,可说是那时家人活动的中心,夏天黄昏时,爸爸妈妈会拿出藤椅坐在树下,摇着扇子乘凉聊天,或者站着和住在竹篱笆另一边的宋校长家人聊天。宋校长没事时喜欢仰头看天,由于他长得很高,很多时候我从篱笆这边看过去就能够看到他的头,那时会很礼貌地,甜甜地叫声“校长好!”,他也没看我,还是看着天,但很和气地回答“好!好!好!”。在爸妈下班前,家里的欧巴桑会把我放在竹制的小椅子上,然后一口一口喂我吃饭,那时也还没上学的三哥则跟家里养的小狗在花圃四周跑,或者两只胖脚快速地骑着他那辆宝贝的“大中华“三轮车,不时按着龙头上的小喇叭,口里还”丁丁丁丁“叫着,让小狗和欧巴桑让开。对二哥而言,则是登高的凭借,可以爬得多高,就可以看得多远, 当然,那都是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才敢冒险做的事。那棵杨桃树每年结很多杨桃,母亲把吃不完的杨桃横切片,然后用很稠的糖水煮烂,凉了后,放在大口的玻璃罐里,日后好冲水喝,是我小时候喜欢的果汁之一。听说杨桃汁对喉咙很好,母亲教书,用喉咙的时候多,杨桃汁便成了妈妈平日常喝的润喉饮料之一。由于杨桃横切片后呈星星的形状,我从小就叫它“星星果“。可惜我还没长到可以爬树的年纪,就搬离那个家了。那棵星星树只有从一张旧照片里才可以再看见, 照片里,大哥搭着二哥的肩膀并肩站着,三哥骑着三轮车,右手举起在眉毛的高度,做敬礼的姿势,眼睛眯眯的, 小黄则在二哥脚旁,背对着相机,尾巴在空中摇着。我曾看着相片问妈妈“那我呢?我在哪里?”妈妈歪着头想想说“那时你大概在睡午觉!” 睡午觉?啊,多幸福的日子!

不知站了多久,儿子从后面走来,问我“你住过的房子在哪里?“,我告诉他舅舅刚指给我看当年我们家的一棵杨桃树的位置,他歪着头问“star fruit?有星星样子的水果?“我才想起他甚至是没看过的,不禁想着在我们母子之间,有多少东西是流失了的?

不一会儿,我们都回到车上,继续北上的路程。 引擎启动后我没有回头,因为我知道那棵不见了的杨桃树,正如再也追不回的过去,尽管,它的份量是那么重!  在那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对往事选择遗忘,因为只有不听不见,不思不想才能卸掉那份沉重。什么时候学会放下了过去,往前的步伐就轻松多了。回程上,我跟儿子说着当年的那棵杨桃树和杨桃树下的夏日黄昏,二哥在前座听着笑着,说到模糊处还不忘补充说明,终于有机会给孩子补了点那流失了的过去。看着儿子兴趣盎然地听着,我很高兴在他还没展翅飞翔前及时地带他回来,回到那根的起点,但愿连着根的那块地土能让他的成长更丰富。
6-2011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的学校也设教工宿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13: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 fruit 是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吧?

喜欢听你将台湾的旧事。跟着你‘做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2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yuren 发表于 2011-6-23 09:29 AM
台湾的学校也设教工宿舍?

Yuren,
我父母那一辈的公教人员是有公家宿舍的, 理论上如果离职了就没有了,但是有的地方是可以住到夫妻都去世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2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xin 发表于 2011-6-23 02:42 PM
star fruit 是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吧?

喜欢听你将台湾的旧事。跟着你‘做梦’。 ...

谢谢韩欣跟我一起做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0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游故地, 好温馨的回忆.

"我再看看那个定点,努力回想着那棵我叫”星星树“的杨桃树"
请美丽芳华听歌 (把橡树改为杨桃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08: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儿子兴趣盎然地听着,我很高兴在他还没展翅飞翔前及时地带他回来,回到那根的起点,但愿连着根的那块地土能让他的成长更丰富。”

你儿子都这么大了?

喜欢这温馨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0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不是在美国生的? 在台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0: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天 发表于 2011-6-24 01:14 AM
重游故地, 好温馨的回忆.  

谢谢云天,父母都过世后,回家的路真的更长了!所以有机会带孩子回去,让他看看故里,不做无根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0: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nghua 于 2011-6-25 01:45 AM 编辑
星光 发表于 2011-6-24 09:12 AM
“你儿子都这么大了?

...


今年十七了!
站在他身边好像当年站在哥哥身边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0: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waspking 发表于 2011-6-24 09:37 AM
儿子不是在美国生的? 在台湾?

儿子是我回台湾工作时生的,标准MIT, made in Taiwan.
五个月时来美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5 08: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芳华,你的文字非常温暖,结尾升华得也很好。可以转到“温莎派”的情感栏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5 10: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自然,寥寥几笔,小城旧居的景象如在眼前。尤其是"的地得"用得非常好。有朋友告诉我台湾已经放弃了"的地得"的用法,看到芳华的文章,我感到松了一口气。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 发表于 2011-6-25 09:44 AM
芳华,你的文字非常温暖,结尾升华得也很好。可以转到“温莎派”的情感栏目吗? ...

谢谢文章,可以呀,也请给个link.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慕白 发表于 2011-6-25 11:23 AM
温馨自然,寥寥几笔,小城旧居的景象如在眼前。尤其是"的地得"用得非常好。有朋友告诉我台湾已经放弃了" ...

谢谢慕白。
是吗?没听我那些教国文的朋友说起, 她们老早感叹没有好的东西可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5 14: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fanghua 的帖子

谢芳华!温莎派是小站的妹妹,风雨的二女儿~~

http://www.windsorpie.com/portal.php?mod=view&aid=14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5 14: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6: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 发表于 2011-6-25 03:54 PM
回复 fanghua 的帖子

谢芳华!温莎派是小站的妹妹,风雨的二女儿~~

哦,不知道风雨有个加籍小女儿!

也谢谢红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14: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到了芳华温馨的文字。

去年回国,住在父母城外的一套房子里。因为天太热,也因为孩子们还小,就没有带她们带到我出生的那栋房子去看看,其实就在父母城里的房子同一个大院里。下次回去一定要带她们去看看,看看老爸当年爬墙钓小鱼青蛙撒尿和泥的地方,或许还该带一把泥土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20: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喜欢这样的文笔,喜欢这样的回忆,多么温馨,感人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23: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芳华的文字,总是细腻而温馨。。。细到让人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面貌和味道!:-)

而且很多事也让我有共鸣:我和H也是十分恋旧的人,我们也是的~回洛城访友时,每次经过自己住的老家,总要弯过去看一看。第一次一切还一样,第二次门前的小松树不见了,第三次门前的小花园里又多了些新的花和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3: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nghua 于 2011-6-28 01:00 AM 编辑
漫人 发表于 2011-6-27 03:26 PM
又看到了芳华温馨的文字。

去年回国,住在父母城外的一套房子里。因为天太热,也因为孩子们还小,就没有带 ...


  看来恋旧人不少呀!哈哈,撒尿和泥。。
也谢谢ZYY和语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23: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文章 的帖子

这个比喻有点不妥吧,有夺人之美的嫌疑。不过谢谢文章的美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07: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雨 的帖子

哈哈,谁生出来的就是谁的女儿啦,我是养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15: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和回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选择遗忘?遗忘不是选择而来的,那只不过是一种有意识的决定而已。而遗忘是情不自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19: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芳华的文字,总是细腻而温馨" - agr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nghua 于 2011-6-29 12:29 PM 编辑
春雨潇潇 发表于 2011-6-28 04:13 PM
经历和回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选择遗忘?遗忘不是选择而来的,那只不过是一种有意识的决定而已。而遗忘是情 ...


有意识的决定不就是一种选择吗?
回忆有美的,有令人难过生气的。。。不论如何,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里,对待回忆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吧,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的。



也谢谢常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9 15: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fanghua

“有意识的决定不就是一种选择吗?”

或许你有误解,是的,有意识的决定是选择,这正是我所说的,而遗忘本身不是选择的结果。文中的选择遗忘是一个有意识的决定。如果加上几个字或许会有帮助理解,“遗忘不是选择而来的,(选择遗忘)那只不过是一种有意识的决定而已。”你所说的对回忆的态度是另外一个命题。我很理解你所说的。是的,回忆又愉快的也有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9: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nghua 于 2011-6-30 11:02 AM 编辑
春雨潇潇 发表于 2011-6-29 04:04 PM
回复fanghua

“有意识的决定不就是一种选择吗?”


不说不谈,也是种想办法遗忘的方法,甚至是下意识地。。。
也许我是个很容易被回忆所淹没的人,有时甚至成为向前走的绊脚石,所以我会主动地,选择遗忘某些事,让它沉到记忆的底层。 当然,我说的只是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0 1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雨潇潇 于 2011-6-30 11:18 AM 编辑

回复fanghua:

“不说不谈,也是种想办法遗忘的方法,甚至是下意识地。。。
也许我是个很容易被回忆所淹没的人,有时甚至成为向前走的绊脚石,所以我会主动地,选择遗忘某些事,让它沉到记忆的底层。 当然,我说的只是我。”

想办法遗忘不是遗忘本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方法,后者是心理现象与采取什么方法努力忘记已经存在记忆中的事不同。遗忘这个心理现象不是选择的结果。看来我们讨论的不是同一个问题。 如果有兴趣可以继续讨论这两者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的关系,遗忘的process是什么,不然可以pass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春雨潇潇 的帖子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 10: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甜蜜的回忆。。。“母亲把吃不完的杨桃横切片,然后用很稠的糖水煮烂,凉了后,放在大口的玻璃罐里,日后好冲水喝,是我小时候喜欢的果汁之一。”。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21: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19 10:11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