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和小秦王
本客曾在"关东客诗词09"一线提到"诗中七绝数前唐, 一拗折腰流韵长". 想起以前流丹兄的"网事八章", 当时本客曾有一答(见” 莫说驴鸣不可听, 此身曾向剑门行”)
后来, 有蘇小隱出来解说”小秦王”(见附一), 言之”小秦王是可歌的七绝,但格律上要求比较宽松”.
当时本客是半信半疑.
信, 有东坡词在先, “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疑, 其它人如唐之张祜宋之仇远”小秦王”并不合之也.
今见"听雪斋"诗友的议论, “《小秦王》声情与《阳关曲》迥异,前者是破阵乐,后者乃别离歌”, 行者甚认同之.
“万树《词律》据东坡此注校订《小秦王》词谱,以为即七言绝句,平仄可不拘”, 概万氏不察之误也 – 细观”阳关曲”牌, 多与小秦王不合. 而对比王右丞之”渭城曲”(即”阳关曲”, 见附二)并东坡三首(见附三), 盖东坡之”小秦王”非唐时之”小秦王”, 实乃苏门阳关曲也. 至于因何传东坡说”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待考.
所以, 本客有一戏说:
诗中七绝数前唐, 一拗折腰流韵长
东坡曾说阳关曲, 无腔即是小秦王
NOTE: 苏轼有"阳关曲"曰,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称"中秋作, 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附一蘇小隱贴:
詞律中说:小秦王,又名阳关曲。即七言绝句,平仄不拘。如东坡所作“暮云收尽溢轻寒”一首,下二句失粘,不论。按:渔隐丛话云,唐初歌舞多是五七言诗,后渐变为长短句,今止存瑞鹧鸪、小秦王二阕,瑞鹧鸪是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小秦王是七言绝句,必须杂以虚声乃可歌耳。又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盖即“渭城朝雨裹轻尘”一绝。
简单说,小秦王是可歌的七绝,但格律上要求比较宽松。
附二, 王维之”渭城曲”(即”阳关曲”) – 比一般折腰体式七绝要求更严格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仄平平仄仄平平, X仄平平仄仄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除X可平可仄外, 其余应按谱填(一如后来东坡之作), 而且其中"柳"和"酒"的位置, 一定要用上声的仄. 所以"阳关曲"是曲子词, 入曲而唱, 所谓"入腔"也. 相比之下, 小秦王的格式, 就是一般入律七绝的格式.
附三, 东坡阳关曲三首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仄平平仄仄平平, X仄平平仄仄平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古战场。// 仄平平仄仄平平, X仄平平仄仄平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 仄平平仄仄平平, X仄平平仄仄平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