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50|回复: 8

[西北] "梦中的西域"-旧作重读三十三: 梦到关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15: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疆行者 于 2009-6-18 04:00 PM 编辑

"梦中的西域"-旧作重读三十三: 梦到关西

行者以前有篇旧文, 说"梦到关西", 先放在"西北线". 等行者有机会来次自驾游, 再补充...

题前的话: 行者今天在原竹蕈的博上再次见到了"嘉峪关""鸣沙山"和"月牙泉", 还有西安的"大雁塔". 想起以前写的和"西北"有关的一些旧作.

"关西", 可以相对于旧时的"关东", 也可泛指"嘉峪关"之西. 这里是更广泛的地域, 包括"河西走廊", 我称之为"梦中的西域".

旧作重读三十三: 梦到关西

很久以前, 行者说"古道远衔黄帝陵, 或从南海启长鲸"(古道), 还说"起落三秦人淡淡, 阴阳千载路迢迢"(每逢)-见"旧作重读二十: 古道和每逢".

说到关西, 让人想到游侠.

早在"无名"(中华新韵八寒再题无名)之前, 行者曾写过一首五律(即游侠入七阳):

万里向河梁, 乘风辞帝乡
随云送归雁, 倚剑看斜阳
祖脉千年远, 江流九曲肠
回身指天外, 犹写两三行

追求的是那塞外的苍凉壮阔之感.

后来, 在"闲地"西北线, 行者曾就网友的西北照片临屏题了二绝, 悬拟"登高而四望, 千百年一挥间"也.

其一入一先韵(首句借十五删)

胡家血马汉家关, 风卷沙鸣过九天
应是西方佛门水, 点成千载月儿泉

汉以西域之”汗血宝马”为马之最. 长城之最西为嘉峪关, 沿途有鸣沙山和月牙泉.

其二入一东韵

赊取当年不老盅, 流云敬罢敬东风
胡杨醒后知春尽, 偷抹天边一角红

“红柳”低而胡杨高, 笑谓”柳”红乃杨之洒也. 但这没有写出我心里的"胡杨".

于是, 行者趁写"忆江南 阳关三忆"的机会, 在"闲地"诗会十九, 有了"其三, 七阳韵忆胡杨"

阳关忆, 最后忆胡杨
独立千年逢乱世, 横行万里对残阳
心底总难忘

当"三家村"里的兄弟崇宏给我寄来他心中那一角安静的时候, 行者写下了那首"题崇宏河州寺照"(见"一守天音到白头").

掌上翻来十五秋, 几回因梦下河州
祁连依旧万年雪, 一守天音到白头

在那照片里, 河州(在西北甘肃, 今日之临夏)大寺—绿荫丛中的尖塔, 浮在远方的连绵雪山, 头上白雪犹存.

后来行者, 不禁写道"青云万里犹为客, 白首千寻始见家":

青云万里犹为客, 白首千寻始见家
长记当年西风误, 天涯从此是生涯

这些都不是亲身经历之后写的-却是发自心声.

以前, 行者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千哩北美西北行", 里面说"来去五千哩, 山川随我行". 但那是北美的西北.

什么时候, 行者在中国的西北-那魂绕梦牵之处, 也真的来次"来去五千哩, 山川随我行", 用心去体验那一生的感觉.

BTW, 三宝兄当年游西安得西安游记诗, 行者见后曾有一律, 见附.

附一, 读三宝西安游记诗而举杯邀醉入一先韵(首句借十四寒)

随君大作走西安, 倒转光阴千百年
唐塔依然传古韵, 秦关却似启新篇
东风万里来乡信, 北国一时无夜眠
最盼花枝筹老酒, 举杯邀月共陶然

NOTE: 白乐天集中有”醉折花枝当酒筹”(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共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句. 另, 颈联有对文互义(或”对举互文”)之意.

附二, 三宝西安游记

碑林漫步寻孔孟
雁塔观光见唐僧
惊叹先朝兵马俑
却恨始皇焚儒坑
钟鼓楼下听钟鼓
古长城上望古城
黄帝陵前祭吾祖
华清池边忆美人
清真礼拜由心起
法门佛教从此生
华山险峻名天下
壶口咆哮中华声
延安宝塔仍屹立
骊山不见杨虎成
丝绸之路今犹在
盛世长安中国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9: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文化地图-诗里长安之一

记得以前写"刘禹锡和梦得诗"时提到"春明门"[1], 说诗的深意在最后一句"春明门外即天涯"上.

这"春明门"是大唐都城-长安城的东门, 离东市不远, 就在"兴庆宫"的旁边.

长安, 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 城市规划和设计曾是一个典范.

白乐天说,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登观音台望城), 基本是当时长安城的写照.

朱雀大街为南北中轴, 向南一直到明德门, 两侧各有五条街道; 东西向有十四条大街, 把长安城切成方格状-各类里坊(据说有一百零八个坊)和东西两市分布其间.

那首"登观音台望城"诗里还说,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五门", 猜就是图里北面的五座城门, 从光化门到兴安门.

长安城由宫城(西内太极宫, 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皇城和外郭(居民和商业)三部分组成.

说起大明宫, 记得以前看过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和"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3,4], 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大明宫早朝的情景.

大明宫里有太液池, 读过白乐天"长恨歌"的人应该知道"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兴庆宫里有龙池, 以前行者曾专有一小文, 曾提到李商隐的同名诗[5].

大明宫的左面是太极宫, 是三省衙门里中书和门下两省的所在地-尚书省在皇城. 边上还有翰林院. 记得以前白乐天有句"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6], 说的是翰林院"夜直"[7]时"北厅花下作" - 呵呵, 以前行者说"秉烛游"时提到过.

至于"曲江", 以前在"读白手记"里就说过了.

NOTE

1.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刘禹锡)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2. 登观音台望城(白居易)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3.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4.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5. 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6.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7. 关于"夜直", 乐天有几首诗提到, 例如"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怀禁中清景偶题是诗", "中书夜直梦忠州",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 杜甫也有一首"春宿左省"(即"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因为老杜任的谏官左拾遗, 隶属门下省(面南时在左, 所以是"左省") - 呵呵,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附一, 唐长安城


附二, 今日西安城区(小圈里有安远门和安定门的城墙是明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8: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崇宏河州寺照 - "一守天音到白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9: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客按: "光明日报"有"百城赋"一栏, 开篇就是"西安赋".

开栏的话

  天地形胜,城以盛民,而文明兴焉。一个城市就是一本历史,记录着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见证着这里人民的智慧创造。

  从江南到漠北,从东海到西疆,灿若星河的中华名城叙述着泱泱华夏的辉煌。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传统在创新中传承,文明在进步中光大。幸福安康、勤劳勇敢的人民和他们绚丽多彩、日新月异的城市,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一同推动着中国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今天的城市,是欣欣向荣的中国的缩影。

  盛世方写华章。

  大汉盛唐,是所有炎黄子孙最骄傲的印记。繁荣昌盛的汉唐气象,蕴育了汉唐歌赋的磅礴恢弘。又逢盛世,何妨且歌且赋?沐浴在城市光辉中的人们,身感幸福,际遇和谐,心为之动,而后赋成。

  光明日报希望能忠实地记录这种真诚的心动,并与之一同分享伟大时代、伟大祖国的荣光。本报将刊登100个城市的辞赋,诚邀您欣赏评点。今天,为您奉上《西安赋》。是为《百城赋》开栏。

  西安"城市沿革"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00余年之久。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元所设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西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中心、航空工业中心、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城赋(1) 西安赋

    商子秦 杨永林

    盛哉西安,古城长安,昔之京都,举世闻名。东据函潼之阻,表以太华之山,西界关陇之险,背以终南之屏。环八水而襟黄河①,金龙抱珠;拥秦岭而衔昆仑,朝阳丹凤。天地形胜,秦中自古帝王之都,皇天后土,发祥悠久华夏文明。城阙辅三秦,雄立千秋曾聚天下王气,河岳壮九洲,名扬四海折腰无数英雄。今系陕西省省会,三秦首府,欧亚大陆桥陇海段中心城市,是为长治久安之福地,贵有龙凤呈祥之鼎盛。

  皇都春秋,历史绵长,中华民族摇篮,古代中国心脏。华夏五千年,好大一棵树,此乃为根,建都十三朝,通史半部书,维兹开章。蓝田猿人,人类远祖,半坡先民,渔猎丰穰。文王武王,铸九鼎于丰镐,开井田,重农耕,百工俱兴;千古一帝,扫六合而雄哉,书同文,车同轨,四海一统;大风起兮,未央长乐,汉王豪情雄唱“斗城”②;马踏匈奴,金戈飞将,武帝开疆功耀汗青;张骞出使,旌旗壮行,始通丝绸万里之路;太宗贞观,文治武功,至今犹闻六骏嘶鸣;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大明宫前拜冕旒,文成公主,汉藏联姻,中原雪域喜结盟;玄奘取经西去,空海遣唐东渡,山海难阻交往;七十皇陵帝冢,千载定国安邦,长留几多遐想。故西安荣列世界四大古都之金榜,无愧东方文明圣地之荣光。时至近代,古城更为革命堡垒。武昌首义,西安揭竿响应;“二虎”守城③,功在三秦苍生。中山军校,西北黄埔,培育革命“火种”④;西安事变,张、杨兵谏,生死千古英雄。斗转星移,历经春秋更迭,日月轮回,阅尽人间沧桑,西安于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九年五月二十日迎来解放,古城新生。

  关中河山,终南最名,秦川丹青,古城最胜。山有骊山、翠华、五台、王顺之属⑤,群峰叠翠,宛如画屏。太白六月积雪,华岳万仞险峰,皆为中华名山,天下胜景。水有渭河、沣河、灞河、浐河之众,飞瀑溅诗,清溪流韵。碧水哺育秦川,黑河润泽古城⑥,当属千秋福荫,万世丰功。更有玉出蓝田,晶莹温润;河汇高陵,泾渭分明。华清、汤峪温泉水暖,熊猫、金丝猴国宝惺惺。热土一方遍布名胜,旅游大市魅力无穷。骊山秦陵,秦俑兵阵,盛誉世界第八奇迹;古城恒踞,城垣巍峨,雄视天下风骚独领;晨钟暮鼓,声闻于天,双楼对峙雕梁画栋;雁塔高耸,喷泉九重,首推亚洲第一水景;碑石林立书法大观,清真大寺古兰真经;出水芙蓉,海棠汤贵妃沐浴;“其犹龙乎”⑦,楼观台老子说经。曲江锦绣,大唐芙蓉园国人震撼世界惊奇;宫阙巍峨,盛典含元殿人文奥运和谐吟颂。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荟萃稀世珍宝;红灯祥瑞歌舞绚丽,南门仿古入城式陶醉八方宾朋。最是浐灞生态区春风绿染,河湖相连,大绿大水,北国江南,写意古城崭新生态胜景,展示西安崛起美好明天。

  人文之都,文脉恒昌,礼乐雅集,诗书传承。图绘彩陶,文铭青铜。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哲学宝典,包罗万象;太史公写史记百又三十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两都两京,汉赋华章,李杜白韩,大唐诗星。唐诗圣殿,空前绝顶,篆隶行楷,书法更兴。乐舞宫廷,梨园始创,戏剧鼻祖,大秦之腔。西安方言,语言化石,长安画派,开新画风。《创业史》、《白鹿原》,辉煌中国文学史;贾平凹、张艺谋,文坛艺苑负盛名。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家名士气若虹。维今艺苑红梅叠开,文坛新作接踵,大唐乐舞誉满欧亚,长安鼓乐逸韵正声。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抖擞精神高奏时代大风,满目锦绣华章,弘扬精神文明。长街宽阔,广场坦荡,草茵茵,花艳艳;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天蓝蓝,水泱泱。雍容儒雅古都气度,温厚淳朴斯地民风,人美物阜安居乐业,踏歌乐奏祥瑞康宁。以人为本,广厦崛起,数千搬迁户入住新居尽欢颜,看风雨不动安如山;关注民生,听取呼声,寻常老百姓联网市长共交谈,谋发展大计水乳融。

  现代都市,科技高地,工业重镇,教育名城,百万学子,恢宏气象。科研院所英才济济,科研力量全国领先,四区两基地高歌猛进⑧,经济增长点喷薄曙光。高新区实力强劲,位列全国四强,经开区发展神速,广纳世界500强。航空基地全国惟一,铸就蓝天“飞豹”凌云双翼,编织天网;航天基地英才云集,打造航天火箭中国“心脏”⑨,威射天狼;电子、电力设备制造举足轻重,国防、兵器工业雄踞一方。卫星翱翔,于斯测控,北京时间,于斯度量⑩,大地原点(11),于斯圈定,旧区新城与共,谱写开放乐章。维今丝路,再展彩虹,空港扩建航线辐射,铁路提速铁龙驰骋;秦岭长隧夺冠世界,高速公路快捷畅通。欧亚论坛元首云集,盛会节庆商贸繁荣,新风古韵融合一统,社区整洁其乐融融;立交飞旋地铁开工,城墙点亮绚丽夜景。古城复兴指日可待,西安腾飞再铸辉煌。

  千年青史,河汉璀璨,文明瑰宝,环宇景仰。振秦汉之雄风,秉大唐之气象,维今宏业振兴,经济腾飞,都市壮美,万民安康,盛世西安,无限风光。市委、市政府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之“四化”理念,确立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之宏伟目标,谋发展大略,启后承前,绘世纪宏图,开来继往。抚今追昔,春秋已入史诗;仰天浩歌,前程更似丹阳!擎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之大纛,看盛世西安龙骧鹏举,前程无量。

  壮哉西安!祈愿八百万西安人民与中华同和谐福祉永保,祝福盛世西安岁岁嘉祥和祖国共发展地久天长。

注释

  ⑴八水:西安周边的渭、泾、灞、浐、沣、涝、潏、镐河等八条河流,称为“八水绕长安”。
  ⑵斗城:汉长安城城墙多有曲折,似南、北斗星,故称斗城。
  ⑶二虎:1926年,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陕西国民军的杨虎城、李虎臣两位将军指挥军民顽强抵抗,固守西安。
  ⑷中山军校:1927年由共产党人史可轩、邓小平等在西安创建,培训大批革命骨干。
  ⑸翠华山、五台山、王顺山都位于西安附近的秦岭北麓,苍松翠竹,风景秀丽,是西安的美丽后花园。
  ⑹2001年完成的黑河引水工程,把发源于秦岭没有污染的黑河等水引到西安,可每天向西安输送110立方米优质水,解决了西安的用水困难。
  ⑺其犹龙乎:孔子对老子的称颂。
  ⑻四区两基地: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和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
  ⑼心脏:西安航天六院研制的长征火箭系列发动机。
  ⑽位于西安临潼的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大家都知道的“北京时间”就在这里产生,授时精度达到百万分之一秒即“微秒”量级。它采用原子钟,使时间计算在一百万年中误差只有一秒,位列世界先进水平。
  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泾阳县,距西安市区36公里。大地原点,即“大地基准点”,是国家水平控制网中推算大地坐标的起算点。(所有照片均为资料照片)(《百城赋》下期刊出《宜宾赋》,敬请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本客更看重的是两幅插图:

1. 西安古代城址变迁示意图(郭红松制)


2. 隋唐长安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4: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20: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好!谢谢分享,回头再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9: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好!谢谢分享,回头再细读。
瘦舟 发表于 2009-6-18 09:35 PM


也问瘦舟好! 日志刚写了个开头, 想从白乐天介绍一下"诗人的足迹", 先说长安的里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20 05:26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