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前的话: 本客在芳华的线上提到"古文观止"和"祭十二郎文". 那"古文观止"里还有一篇, 即李陵致苏武书. 有人考证说是后人托名之作, 正如苏李诗七篇一样, 本客宁愿相信是真的. 下面是几个旧贴, 不象风雨和凡草有不凡的龙潭"革命"经历, 呵呵, 本客出身草莽, 大家将就, 聊为一阅.
"汉家但有南征雁, 总是边人忆未休"-李陵和苏武
引子, "男儿最痛非身死, 千古谁堪笑李陵", 记于零八年六月十三日
见柳上兄的"李陵碑"诗, 不禁想起以前的一段故事, 翻出来"晒晒"...
一家之言.
临屏题柳上兄李陵诗(十蒸韵)
行者以前有鹧鸪天采桑子等两首写苏武和李陵(即"拟塞上送苏武归汉"和"续塞上送苏武归汉之怀李陵篇").
兵出汉家三万乘, 孤云残日落飞鹰
男儿最痛非身死, 千古谁堪笑李陵
NOTE: 呵呵, 乘, 两用也...(动词为平, 名词为仄)
正文, 李陵和苏武
前几日, 文学城内的雨清初到北美枫, 携来两首词, 引得众诗友争相来和. 本人不才, 也有两首跟作如下, 其初衷后来写在第二首的序中(现在放在前面).
步文学城雨清韵拟李陵和苏武诗
传李陵苏武惜别于塞上, 有七篇. 余感其言, 久存遗恨. 今逢文学城雨清初到酷我北美枫, 得”尤”韵入鹧鸪天, 再而”寒删”, 遂吾长愿矣. 是以成二首以对古人, 兼呈古韵新音诸位诗友斧正.
其一鹧鸪天•步雨清韵拟塞上送苏武归汉
一得褒扬一得羞, 料经千载议归留
羊随塞草应君意, 士尽忠心本吾求
山北转, 水东流, 长风嘶叫入金秋
汉家但有南征雁, 总是边人忆未休
其二采桑子•步雨清韵续塞上送苏武归汉之怀李陵篇
茂陵蒿草连天碧, 映吾衰颜
映吾衰颜, 原上风云, 起落似人间
梦中飞舞来杭盖, 去易回难
去易回难, 坝外清辉, 夜夜伴君还
李陵和苏武是历史上两个有名的人物, 一个是”苏武牧羊”的著名节臣, 另个是”卢城飞将”李广之孙, 背负”汉奸”之恶名的“李陵碑”碑主, 都值得花些笔墨作一介绍.
晚唐的温庭筠, 字飞卿, 旧与李商隐齐名. 和义山一样, 得罪令狐氏, 长期不得志. 飞卿既是诗人又是词人, 诗和词的色彩一般秾丽, 但近体诗里有不少吊古伤今和吟咏行旅的作品, 气韵非常, 感慨深切, 宛如两人, 例如”商山早行”, ”过陈琳墓”和“经五丈原”, 以及和本文有关这首”苏武庙”.
苏武魂消汉使前, 古词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苏武奉命出使匈奴, 被匈奴扣留逼迫. 苏武不屈而被流放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极荒之处放羊, 有时靠掘取野鼠所藏的草籽充饥. 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 方有汉使到匈奴带回苏武. 回到长安时, 已经是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 汉武帝已经死去多时. 但作为”著节老臣”的苏武毕竟回到了故土, 而且是活着. 相比之下, 李陵却是个至今令人欷嘘不已的”悲剧”人物.
以前, 本人曾写有一首”汉李陵”, 其中有句”寂寞亭前树, 踟躇塞北人”, 来写他们祖孙两代的悲剧. 该诗前面的序里说, “…唐王维句云,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故为一面之辞; 今人张承志, 于外蒙之杭爱山, 太史公之外, 更为广之孙李陵发尽不平之声, ‘…尤其当他无家可归, 朝廷执行不义的时候, 叛变也许是悲壮的正道’, 亦非一家之言”.
历史上的李家, 世代从军, 广出名将(据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的李牧). 李陵的祖父李广, 是西汉著名的将军, 号”飞将”, 匈奴闻而丧胆, 已经是个传奇的人物(汉书有传). 在不少唐诗宋词里, 包括王昌龄的”秦时明月”, 都有提及. 但李广历其一生, 积大小七十余战, 而未获封侯, 最后反被算计因迷路而自杀. 据说这和他们家族与卫青这些皇亲国戚结怨有关, 所以王勃说“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 相比之下, 李陵也是个出类拔萃的爱惜士卒的将军(从最后时刻, 他”以一当百”绝地无援地进行最后一战, 仍使匈奴披靡这一事实, 就能看出), 但历史上为他发声的人并不多. 李陵幸免于难, 但他的家庭不能幸免, 他的一世英名和他的母亲妻子一样就那样地葬送了. 唯一为他分辩的太史公, 在为此经历了”奇耻大辱”之后, 用男儿之身换来的就是让后人有机会重新思考一下李陵. 当然, 还有那无名作者伪托苏李所写的感人肺腑的”苏李诗七篇”(人们都希望那是真的), 衬托了人们不愿意看到”一得褒扬一得羞”, 尽管已”经千载议归留”.
(此处无言)
我愿意在这之后, 再续上一笔, 让人们记得, 在两千一百多年前, 有过那样一个人, 一个充满悲剧的家庭里的又一个充满悲剧的人, 他不是个简单意义上的”叛徒”, 更不应该是个”汉奸”.
附录, 苏李诗七篇(有人论证苏李诗为伪作)
苏武致李陵诗
(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三)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四)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芳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李陵致苏武诗
(一)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二)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三)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