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54|回复: 8

鹛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2 09: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鹛鹛

廖康

第一次见到鹛鹛是在《泰国风味》餐馆。老板娘以前在中国一所大学当英文教师,在美国念了两年书,毕业就失业了。她一跺脚,发狠道:“奶奶的,美国人不给我饭吃,我给美国人饭吃。”就开了这家餐馆。她不想和中国人竞争,所以别出心裁,开了本地第一家泰国餐馆。她性格外向,很会交际。顾客来过一次就记住了人家的名字,熟悉了人家的情况,跟谁都能聊上几句,生意蒸蒸日上。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家人,”老板娘带我们到一张雅座边:“这是大卫,这是露西,这是他们从中国领养的女儿,叫鹛鹛。”

鹛鹛四岁多了,比我儿子仅小两个月,可是看上去似乎小了一岁。又瘦又矮,脸色灰黄,头发像枯草,显然是营养不良。皮肤粗糙得简直不像个孩子,嘴唇上两道因长年流鼻涕而留下的印记,让我以为她父母忘记给她擦了。“你好,”我用中文跟她打招呼。她抬起头,一对麋鹿般的大眼睛怯生生地望了我们一眼,嘟囔了一声,就低下了头,好像犯了什么过失,在接受责备。“她刚来,有点害羞……”露西抚摸着鹛鹛的头,替她辩解。

我们坐在旁边,一边吃,一边聊。他们在附近有一家牧场,没有孩子,刚从中国“香碳”孤儿院领养了鹛鹛。“什么?”我问:“中国什么地方?”大卫说:“不是‘香碳’是‘香滩’,是毛的老家。”我明白了,告诉他们那是“湘潭”,在湖南省。“对,是在湖南,”露西确认道。美国人知道湖南,因为有很多湖南餐馆。自始至终,鹛鹛没说一句话,闷头吃了一大盘饭,鼻子上粘了一个米粒。

后来,我们多次在《泰国风味》见面,鹛鹛眼见着长高了。约一年后,我们应邀去参观他们的牧场。那里丘陵起伏,刚进去,看不出有多么广袤。我们先在他们的大白房子里喝了会儿咖啡。鹛鹛拉着我儿子去她的房间玩,满地是玩具,几乎插不进脚了。我儿子拿起火车头,打开开关,放在铁轨上。本来在玩芭比的鹛鹛立即抓起火车头说:“不是这样玩的,得挂上车厢。是这样,你看啊……”她一边说,一边挂,熟练地挂上一大串,让火车在铁道上跑起来。“在这儿还能扳道岔呢,”她演示着。

鹛鹛的头发变黑了,有了亮光,脸色鲜润了,鼻子下的印记消失了。“妈咪,我要橘汁。”露西立即起身去给她倒。“呆爹,我的马鞍子呢?拿来给飞飞看看。”大卫立刻去搬。看着她那颐指气使的样子,我忍不住说:“鹛鹛好运气啊!跟刚来时判若两人,简直成了小公主了。”露西说:“是我们运气好,你不知道她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

大卫拿来那副特制的小马鞍。好精致啊!深褐色的皮子上烫出美丽的花纹,仔细看,那一圈花纹原来是她的名字Meimei的花体字构成的。“走,骑马去。”鹛鹛发布命令了。我们都起身出门。她有一匹小白马,长长的鬃毛编了几个辫子,长长的睫毛随着眼睛忽闪,显得温顺而有灵性。鹛鹛骑上去,腰板挺得笔直,戴着宽檐帽,还真像电影里的小牛仔。她娴熟地小跑了两圈后,让我儿子骑。我扶儿子上马,感到他的腿有点发抖。他弓着腰,紧紧抓住马鞍桥,我拉着马缰绳,带着马走。“别害怕,”鹛鹛说:“它很老实,很听话。你自己拉缰绳。往左拉,它就往左拐。往右拉,它就往右拐。抖缰绳,它就跑。往后拉,它就停下来。”在鹛鹛的指导下,我儿子终于会自己骑了,但还是没敢抖缰绳放开跑。

“我带你们去参观牧场吧,”大卫说,他知道我从来没见过牧场,很想看看。我们坐进卡车,在土路上开了足有半小时,才来到牧场中心的小木屋。一路上,见到很多他们养的牛,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包括火鸡和野猪。野猪并不像传说中那样长着青面獠牙,个大凶猛。我见到的那窝比家猪小多了,因受到卡车惊吓,逃窜得飞快。牧场最高的山头上有个电视塔,多亏了这个电视塔,大卫告诉我,他们牧场修路的钱都由电视台包了。

我们在小木屋外面吃了野餐,我从未吃过那么香的汉堡包。大卫告诉我,那肉来自他们养的牛,是后臀尖,最嫩的部位,差别就在此。一架飞机经过,仿佛离我们不远,鹛鹛跳着脚向飞机招手。露西说她小时候特别羡慕坐飞机的人,也向他们招手。“现在,”她说:“我已经跑够了,就想在这里过安定的日子。”望着四周的绿草地,身旁的林木和远处山坡上的牛群,我想,飞机上的人要是看得见,肯定是他们羡慕我们。

弹指间,七、八年过去了。我们搬了家,很少去《泰国风味》吃饭了,一直没有再见到鹛鹛一家。一个星期六,我应可丽和她丈夫之邀,去听音乐会。我先到的,在音乐厅大门外等他们带票来。突然,两位女士出现在身旁,叫着我的名字,跟我打招呼。一位是露西,穿着浅灰色开司米毛衣和深灰色的长裙,显得格外典雅,与以往在餐馆里和牧场上的装束完全不同。另一位少女亭亭玉立,登着高跟鞋,个子与我差不多高。

“这是……”我迟疑了一下。“是鹛鹛呀!”露西告诉我。可不是吗,她长大了,小圆脸变成鸭蛋形了,眼睛还是原来那样子,像麋鹿,深褐色,明亮而深邃。一头乌黑的披肩发在夕阳照耀下闪着光,白衣红裙,飘彩流霞。她大方地伸出手:“我是鹛鹛,你是飞飞的爸爸,对吧?我记得你。你给我的中文书,我都能看懂了。”说这话时,她歪了歪头,透露出由衷的快乐和自豪。

露西和大卫真是精心培养孩子啊。他们送鹛鹛上中文班,让她记住自己是从另一个伟大的国家来的。希望将来她回祖国时能够和老家的人用中国话交流。他们让鹛鹛跟一位俄国钢琴家学弹琴。最近,她还跟中学交响乐队一道演出了格什文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哇!不得了,”我感叹道:“那里的狐步舞风格的快板很激烈,很狂放,不好弹呢。”

“嗯,是有点难,”鹛鹛点点头,又自信地说:“但不比骑马狂奔更难控制。”

2013年4月6日

点评

写得很细腻。餐馆名字没有用书名号的必要吧。  发表于 2013-4-12 09:55 AM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0: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成长真是快,转眼几年过去,就是大人模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aokang 于 2013-4-12 11:25 AM 编辑

回复 昨夜雨 的帖子

我不知道规矩了,该用引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1: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昨夜雨 于 2013-4-12 11:03 AM 编辑

回复 Liaokang 的帖子

我觉得餐馆名字应该和人名一样处理就可以了。以下观点供参考。

书名号(《》〈〉)是表示文化精神产品的专名号。书名号的误用主要是使用范围扩大化。

   (一)书名(包括篇名)、报纸名(包括板块、栏目名)、期刊(包括栏目名),以及其他文化精神产品(电影、戏剧、乐曲、舞蹈、摄影、绘画、雕塑、工艺品、邮票、相声、小品等)的题目可用书名号外,非文化精神产品不能使用书名号。例如:物质产品名、商品名、商标名、课程名、证件名、单位名、组织名、奖项名、活动名、展览名、集会名、称号名等等,均不能使用书名号,用了要计错。

来源:中华语文网(http://mypage.zhyww.cn/post/200611/13147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1: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7: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吸引人,请代问可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美的故事。我周围也有老美领养中国女孩的,有的还特别挑选有残疾的。他们认为这些孩子更需要爱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0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tro 于 2013-4-13 10:25 AM 编辑

廖康好文。这是旁观者的眼光,当局者心里的话可能不是这样说的。

最近有本书,If it's Not One Thing, It's Your Mother,作者 Julia Sweeney 有一个中国养女。书里叙述了母亲与她,然后她与女儿的微妙关系;其中中国女儿的话,让她深思她母亲“If it's Not One Thing, It's Your Mother”话里的意思。真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19 07:22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