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91|回复: 5

[原创·诗歌] [影视诗话] Les Miserable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4 1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湘西山民 于 2013-5-15 10:00 AM 编辑

七律 看《悲惨世界》

腥风苦雨咒沉疴,帝制苍生痛几何。
忍看风尘摧弱女,怎堪慈爱叹蹉跎。
情仇血火见豪杰,生死真诚动鬼魔。
悲惨时弹悲惨曲,凯旋门唱凯旋歌。


(周末从巴黎到纽约的航班上看电影 Les Miserables 有感。故事中 Fantine 卖身救女。Jean Valjean 抚养遗孤。 )

Les Misérables (2012 film)
情节提要

冉阿让(休·杰克曼饰演)是一名法国囚犯,因偷面包而入狱。他因破坏假释的规矩,不得不开始逃亡,避免被警探贾维尔(罗素·克洛饰演)抓住。于是冉阿让让开始了逃亡生涯,贾维尔则用尽一生追捕冉阿让。

冉阿让刚出狱后得到主教的救助从而反省自己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努力生活当上了一名市长,他认识了沦落为妓女的悲惨女工芳汀(安妮·海瑟薇饰演),在她临死之前答应要照顾好她年幼的女儿珂赛特,当时珂赛特为德纳第夫妇所照料和虐待(年幼的珂赛特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逃了20年后,冉阿让发现自己身处1832年巴黎的六月暴动之中,而珂赛特也已长大成人(阿曼达·西耶弗里德饰演),珂赛特在巴黎与革命青年马吕斯一见钟情。在革命战斗中,冉阿让救了马吕斯一命,并亲自放了被革命青年抓获的当局卧底贾维尔。贾维尔在被释放后对自己的执着信念和冉阿让的个人品德产生了矛盾心理,愧疚下他跳河身亡。

除了马吕斯外,他的大多革命同志都战死于战场上,马吕斯对此十分悲痛。后来马吕斯与珂赛特举办了婚礼,而冉阿让亦因年老而即将逝世。从德纳第夫妇的口中,珂赛特了解到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芳汀、冉阿让是照料她长大的养父,而马吕斯也知道了自己是被冉阿让救了一命的事实。在冉阿让弥留之际,珂赛特与马吕斯来到了冉阿让身边对他表达感谢之情,而此时已经身在天堂的芳汀也感谢他并邀请他一道升入天堂。冉阿让在感慨主教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而自己也没有辜负主教的教化后,最终升入天堂。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NvzgxKHYFIc

点评

颔联有待推敲。  发表于 2013-5-14 10:55 P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4 14: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民兄,看来你喜欢七律,而且写得很不错。这里容我提一个可能算是比较古板的看法。

这首诗中,最为我比较喜欢的句子应该是“悲惨时弹悲惨曲,凯旋门唱凯旋歌。”但是用这个整齐的对子收尾,就显得一气出现三个比较整齐的联句,读下来整首就显得比较少变化。传统的七律写法,只是中间两句为对子,而首尾两句一起一呼,通常不是对子,这样才能形成旋律上的起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5: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西山民 于 2013-5-14 07:44 PM 编辑
昨夜雨 发表于 2013-5-14 03:28 PM
山民兄,看来你喜欢七律,而且写得很不错。这里容我提一个可能算是比较古板的看法。

这首诗中,最为我比较 ...


昨夜雨兄好。你说的有道理。一般七律两联对仗。 三联的也有,也有尾联对仗的例子。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还有一个四联对仗的例子: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4 2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湘西山民 的帖子

老杜的诗,够苍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0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西山民 于 2013-5-15 10:52 PM 编辑

回复 昨夜雨 的帖子

就是。老毛说杜甫诗“哭哭啼啼”,郭沫若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郭沫若与他的《李白和杜甫》      
               
    郭沫若是聪明绝顶的大文豪,却因几篇阿谀奉承的旷世奇文而毁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其第二大部分“关于杜甫”对杜甫作了很多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而其目的是为了迎合毛主席个人的偏好,早在1953年4月,郭沫若曾为杜甫纪念馆的题写对联,内容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1963年春,他为李白纪念馆的题联是:“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对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进行了高度的概括,1962年6月,为纪念杜甫诞生1250周年,郭沫若在纪念大会上致开幕词,后来发表时特意添加了一个持论公允的标题:“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

    而在《李白与杜甫》一文中,杜甫却成了一个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是什么原因促使郭沫若的思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这就要说到毛泽东——众所周知,毛泽东最喜欢“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三李”中又最喜欢李白,对杜甫的诗,毛泽东一向不甚喜爱。1958年1月,在为大跃进作舆论准备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说:“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在游杜甫草堂时,毛泽东以不甚欣赏的口吻,说杜甫的诗是“政治诗”,毛泽东尤其不满学术界“扬杜抑李”的倾向,要翻这个案。

    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说过:“毛主席之所以有扬李抑杜的想法,那是因为前人对杜甫的诗注家太多,号称千家;李白的诗注家太少,同为大诗人,注家相差却如此悬殊,觉得有点不平,而在他看来,李白诗的成就与价值又并不在杜诗之下。”而一向紧跟毛泽东的郭沫若,便响应号召,率先“反潮流”,写就了扬李抑杜的《李白与杜甫》,其实是把毛泽东的意见片面地夸大化了。

下面是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的一些主要观点:

l     “三吏”与“三别”的创作,其中主人公是作者理想化的良民;作者对他们只是同情而已。作者是以一个旁观着“吏”的立场来写的。

l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许多人都指摘的郭关于“三重茅”的说法,我觉得郭也许不是空穴来风式的纯粹胡说,不过要说此论断值得商榷倒可以。杜甫这首诗的“寒士”的立场是无疑的。中国古代的“士”是一个阶层,应该不能说是阶级。

l     杜甫的门阀观念很重。他老矜夸杜姓是陶唐氏尧帝的后人,夸耀他的远祖杜预,称颂他祖父杜审言,“吾祖诗冠古。”不少封建文人都有称述自己家风的习惯。杜甫身上体现了不少封建文人的一般本质。

l     杜甫的不幸遭遇,最主要的生不逢时。其实比较来说他的命运在当时够幸运了,杜甫有些不自知。当时不如他的才士岂止车载斗量?淹没无闻者,冻死饿死添沟壑者当大有人在。再说,小人也不一定得志,李林甫之流,也不过是小人中的幸运儿而已。历史毕竟是客观的,唯物的,大的历史趋势具有一定必然性,对于许多普通人的人生来说,不得不承认偶然性的作用。

l     杜甫有着“英雄情结”,他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视高了。

l     杜甫的功名欲望很强。他曾为了前途,称颂过不少不怎么样的人。他还常迎合一些达官贵人。他的诗《腾王亭子二首》称赞过腾王李元婴,他是个出奇的坏蛋。明人杨慎评价说:“其恶如此,而诗称“民到于今歌出牧”,未足为诗史。”

l     成都草堂,可以是一种地主生活。在夔州,杜甫得到柏茂琳的照顾,主管东屯的一百亩公田,他还在襄西有果园。在这里,他有了不少供使唤的人。“隶人”伯夷,辛秀,信行,“獠奴”阿段,女奴阿稽等。

l     杜甫有一定的道家思想。他的《三大礼赋》表现了对道家思想的推崇。当然这与唐荒尊老子有关。杜甫这也是对统治阶级的迎合。他的佛家思想到也很明显。“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夜听许十一诵诗》)

l    郭认为杜甫死于牛肉白酒,这是一说,有史载。

l     郭认为杜甫与严武的关系是善始善终的。杜甫和高适的关系更是诗友文友,对他的政治方面不赞成——包括政治立场及政绩。

      其实,何止是《李白与杜甫》,郭沫若在《大渡河》、《女神》等不朽篇章中表现出的诗意与才情,在建国之初轰轰烈烈的政治运用开展之时就已经丢光了。

[余略]

http://www.chinadufu.org/news_show.asp?id=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11: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湘西山民 的帖子

记得我曾经听谁说过,少年李白,老年杜甫。原话怎么说,一时想不起来了。意思是说,李白在少年人容易受推崇,而杜甫多为经过沧桑的人所喜爱。都是大诗人,但表达出来的情感,在不同境遇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感受。据说李白在日本一向比杜甫受欢迎。抗战期间日本学者对此表示不解。中土的学者说,你们国家要是受侵略了,被占领了,你们就会懂得。后来日本战败了,喜欢杜甫的人也就多了一些。

郭沫若的早期作品,确实有点李白诗风。但他从来就和杜甫没有什么交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20 11:29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