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Reader86 于 2022-9-4 11:13 AM 编辑
第二篇,读《俗气》
在第一篇《说笑》里,钱叔叔前一半是写笑,后一半是幽默;没有定义什么是幽默,也没有把笑和幽默关系说清楚,因此迷惑了一些读者。
钱叔叔这篇《俗气》写定义了,定义了俗气的空间。他认为俗气就是:
1,某种事物形式上的过度;如“动辄恸哭流涕的伤感主义”或浓笔重彩的画;
2,数量上的过度,如“带满戒指的手指”或充满典故的文章;
3,感动人的数量过度,成了大多数人的信奉,如大家都穿的衣服,供过于求的商品,和众人追崇的歌星。
同时他也说了什么不是俗气:自相矛盾的东西不是俗气,它们只是荒唐和对比度。装腔作势不是俗,只是装得不够,看不出。
俗人不反对风雅,他们崇拜风雅,“雅的这样俗”。因此,钱叔叔提倡俗人不学雅,一俗到底,就像魔鬼撒旦对抗上帝。
我认为,幽默是少数人的优秀品质,或者多数人偶发事件,不但抽象而且微妙,难以定义,说不清楚;俗气是多数人的习惯,“不受时空、阶层、职业等限制而存在,历历可见”。把俗气定义在三维里,可以准确指出某个行为是否具有俗气;但是,文章里语录的观点都是来自西方,在汉语的语言环境里,所有的俗都跟在“俗”字后面,本来就是最简练的概括,还用再概括吗?
英语世界里描述庸俗的词真不少,比如:
Cliché = 老生常谈,絮絮叨叨的俗
Banal = 平庸乏味的俗
Bore = 地黄瓜爬不上高架子,粗陋的俗
Didactic = 装圣人,诲人不倦的俗
Hackneyed = 拾人牙慧,旧调重弹的俗
Philistine = 视而不见,我行我素,非利士人的俗
Platitude = 因循守旧,平淡无奇的俗
Poshlost = 低级趣味,自我欣赏的俗
Trite = 微鄙琐碎,腐臭冲天的俗
Vulgarity = 大喊大叫,毫无品味的俗
等等,等等,俗得没完没了,俗得不可开交。
因此,发掘什么是俗气在汉语文化里倒是有件有趣的事情。如果“大块的四喜丸子”,“鸳鸯蝴蝶派的才情”,“苏东坡体的墨猪似的书法”是俗,那么红学,满汉全席,央视春节晚会是不是俗?还有日本的洁癖,弗洛伦萨的博物馆,美国的大车,大房,大院子。
11/5~7/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