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68|回复: 41

[其他] "萃元洞内三春气, 漫卷屏前百句诗"-关东客遇崂山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8 12: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客按: 在转老刊"满庭芳"的线上, "游人"说来自青岛, 六然堂老刊诸"鲁东三友"之老乡也. 本客忆起和六然堂老刊交往的岁月, 很多"临屏凭意气"(临屏十四句七十字上六然堂-"字从心底出, 想学六然堂")之作. 现在整理一番, 让大家看看当时是如何"顺手戏七绝"以及"众皆拘平仄, 我自有圆方"的, 一笑.

"萃元洞内三春气, 漫卷屏前百句诗"-关东客遇崂山客

引子, 临屏十四句七十字上六然堂 –“随手来诗是路钱”

字从心底出, 想学六然堂
陶谢笔头大, 鹅池诗韵长
众皆拘平仄, 我自有圆方
一笑君不弃, 重思吾借光
人前多鸟语, 山后共残阳
顺手戏七绝, 趁闲翻九章
临屏凭意气, 句少不铺张

NOTE: 吾与六然兄皆重”字随心底出”也, 又多屏前游戏之作, 此投缘处. 然行者不如之处, 少六然也-胸中犹有平仄之气. 信夫, 六然堂主前多鸟语, 行者亦多鸟语也. 然此鸟(这里老中人称英语为鸟语)非彼鸟也, 一笑.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初逢六然堂-赠六然堂主

行者常谈及刘白且忆江南绿色. 不想一日, 却从网上来到青州古郡, 得识六然堂主. 堂主作画吟诗, 纸上能绘乾坤, 噫乎哉! 且题一绝记之.

说罢乐天谈老刘, 不期作客古青州
六然堂有春秋笔, 纸上乾坤约我游

NOTE: 行者有”刘白集句”, 说”江南”和"纸上乾坤"系列. 淄博, 古之青州也-今六然堂主[之故]地. 又, 乐天有句曰, “得君更有无厌意,犹恨樽前欠老刘”(赠晦叔忆梦得)并”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晚春酒醒寻梦得).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客按: 当时行者应六然堂主之邀结为诗友, 顺便看了看他以前的诗文.

二, 读"墨新笔老六然堂"并"闲烘宿墨任乖张"用七阳韵(首句借三江)再题六然堂并赠堂主诗兄

“六然”者, “自处超然,待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明崔铣)之谓也, 诚难得!

望断天门横大江, 宋唐风上六然堂
五湖闲去心由墨, 意气高来笔作觞
古郡青州出秦汉, 一时人杰是刘郎
乖张岂肯家家有, 莫向尘间问短长

NOTE:

1. 太白有”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句; 山谷有”出门一笑大江横”(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句.
2. 六然堂主有”漫将秃翰纸上醉,画船泛作五湖行”句(杂咏二十二首其十三). “意气”可以是”高”的, 如”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饮马度秋水”)-呵呵, 以前专门讨论过”咸言”.
3. 青州得名甚早, 然得郡应自秦汉, 故城应在临淄附近. “秦汉”正对”刘郎”, 呵呵-刘郎, 自古有多个含义, 例如”前度刘郎”(刘禹锡之游玄都观二首其二)的刘郎和”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辛弃疾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刘郎.

附诗两首:

1. 大江(六然堂主)之次韵独家兄一首

闲烘宿墨任乖张,纸上棒禅老更狂。
梅妻孤山偎子鹤,笔托仙翁归江郎。
大造由来无凭籍,小技漫夸谋稻梁。
若许爱屋兼护乌,得君高谊胜千觞。

2. 独家(老刊)之初夏读大江兄人物画系列新作

墨新笔老六然堂,纸上风流气韵狂。
隐士游僧行峻岭,高山流水濯沧浪。
钟馗嫁妹忙驱鬼,苏武思乡久牧羊。
来日谁邀画中客,与君月下醉千觞。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客按: 行者当时在六然堂结识老刊.

三, 变韵(齐纸真)九句和老刊”秋日访六然堂赋谢主人赐诗”

开卷最称奇, 轻车路向西
真逢六然主, 始信见君题
每指风云落, 闲听虫鸟啼
菊径入帘黄, 花堂连日紫
篱篱竹节松, 朗朗谁家子
一笔下诗书, 声名行万里
吾虽非高士, 但也愿为邻
画内神风远, 杯前酒气新
遥期中秋夜, 随月看诗人

NOTE

1. 听, 两音也, 先平后仄-接菊径也.
2. 通篇结合[老]刊句想象也, 莫深究.

附老刊并六然堂主人诗

1. 老刊”秋日访六然堂赋谢主人赐诗”

戊子八月初,数日秋雨阴霾后,晴空万里,云高气爽。近午时分,与三两好友往访六然堂。客至,见主人一人在焉,书画满壁,书香盈室。堂前短篱幽径,苍松翠竹,牵牛满架,丝瓜垂绿,黄花碧叶,枝牵蔓绕。更有笼鸟、蝈蝈相鸣其间,平添生趣。架下青花大缸中的荷花依然枝叶亭亭,只是花已无迹可寻,而莲蓬勃勃生子。秋风靓影,摇曳生姿。主人言,数分钟前刚在博客中为老刊写下留言诗句。遂临屏观之,七言诗曰:“浮生幸有知己存,末艺雅可颂好音。秋气已随远鸿阔,寻诗正宜邀故人。”见客来访,主人大喜,“寻诗正宜邀故人”,未及相邀,故人自至,岂非一大快事也!中午一同驱车西去,把酒畅情,不亦快哉!次日,六然堂主人又有数诗临屏相赠。感其殷殷情谊,遂赋五言排律一首以谢,兼记其事云云。

八月初当午,寻诗访故人。
六然堂上客,三径菊相亲。
入眼皆秋色,品茗无俗尘。
门前生野趣,篱外植松筠。
蔓蔓牵牛绿,亭亭莲子珍。
佳人欣作伴,高士乐为邻。
千里长风远,七言嘉句新。
诗文传雅意,书画写精神。
君子能闻道,先生固守贫。
壶中存日月,砚里洗星辰。
赴宴轻车疾,畅怀杯酒频。
云高天送爽,玉碧面含春。
复念中秋至,还邀月一轮。

【三径】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李善注引赵歧《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推廉逃名不出。”指家园,或喻归隐。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玉碧】此指美酒。

2. 六然堂主人《赠老刊》

浮生幸有知己存,末艺雅可颂好音。
秋气已随远鸿阔,寻诗正宜邀故人。

宿酩未消梦沉沉,衣上犹沾夜酒痕。
雅兴欲说竹林意,聊托银屏寄故人。

昨日兄来竹风清,锐出秋甍荷有蓬。
当席漫说隔年事,好将诗心奉良朋。

堂前牵牛漫萋萋,架上丝瓜绿蓬蓬。
与君聊作林下会,旨酒雅欲邀诗朋。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余欠六然兄诗债颇多. 今见其”赠老刊”数首, 遂择一寄之, 聊共”林下”之盟-呵呵,行者私衬之也, 一笑.

“与君聊作林下会”并见”堂前牵牛”入六麻韵笑说”不邀而至”呈六然堂诗兄

闻君前日走轻车, 醉趁秋高赋菊花
不肯网前频问路, 牵牛应指主人家

NOTE: 车有两音同义, 一入六麻(读如”掐”), 一入六鱼(车马炮之”车”音), 皆平也. 行者用旧韵但绝少用古今音相差悬殊者, 此例外-盖因游戏耳并堂主老刊皆谙此道也.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八齐韵临屏上六然兄并老刊兄

家住大洋西更西, 神州九郡占名齐
诗坛始信多高鸟, 不向平凡树上啼

NOTE: 山东, 古齐地也. 淄博, 古青州(九郡之一)也, 并青岛皆在太平洋暨黄海之西-行者在大洋之东岸也. 高鸟, 大鸟也-古已多用(行者近年则屡用之), 此美二位诗兄言也.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读"萃元洞怀古"并”刊江”唱和入四支韵

曲径斜晖, 芳岚秀谷, 烟树莺啼于披山之翠, 想"山里人家"必多"诗酒"之客.

行者九一年曾过崂山, 时不得其径也, 一笑.

萃元洞内三春气, 漫卷屏前百句诗
凭海临风一樽酒, 云天万里想当时

NOTE: 一说"丙戌二月早春", 一说"丁亥三月三日", 此真”三春”也.

附”萃元洞怀古”并”刊江”唱和:

萃元洞怀古 丙戌二月早春

栁嫩草星星,  林暗风泠泠。  
野桥留水痕,  荒垣挂枯藤。  
石空竹自翠,  路隘人无踪。  
悲来依三宝,  老去归上清。  
天音何喑喑,  笛韵自清清。  // 本客按: 此真"三清"也:)
月冷顽石窟,  香消萃元宫。  
当时黑丑树,  今日绿虬龙。  
彤云弥四野,  冷雨泣二灵。  
悠悠百福祈,  怅怅几人同。  
我来吊遗迹,  谁解歌大风。  
魂兮归去来,  哀哉风雅颂。

一  据传明崇宗的两个妃子,曾亡命于此,先是落发为尼,后又归依三清,谙音律,解诗情。寄居萃元洞多年,至今遗址仍在。日前余与友人同往一吊,缅怀此事迹,意度其行状,颇多慨绪。故以五排以吊之,非故作情,实出胸臆。
二  萃元洞在崂山百福庵正殿傍边。传为二妃之居所,由两块天然巨石,雕琢为穹。石呈卵状,尤为奇观。

丁亥三月三日向晚与大江伉俪及诸友偕游纪行

暮春东路不其山,杖履游踪麓岭南。
曲径樱风盈秀谷,斜晖草色暖芳岚。
萃元洞外三生石,丛竹阶前百福庵。
山里人家诗酒客,情浓最是夜樽酣。

[注]  1、百福庵位于城阳区惜福镇铁骑山之阳(铁骑山位于崂山西北隅,古称“不其山”,历史悠久,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不其山的周围生活着“不族”和“其族”两个部落,故称“不其山”)。该庵创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据传,二尼姑于初创时,居于萃元洞中,后建简陋房屋,内祀菩萨,奉佛教,原名“百佛庵”。清初扩建后,庙初具规模。山门东向,前后二院,前院建倒坐殿,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院玉皇殿。二院各建两厢。百福庵于扩建后改奉道教,系马山龙门派支,称“外山派”。庵内有“萃元”、“娘娘”两洞。此庵背山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
     2、惜福镇将山区的农家宴以“山里人家”命名,统一标志,统一品牌。

和老刊兄夜宴农家一首

莺啼烟树翠披山,游履跙跙路阡阡。
百年樱木修正果,一山嫩绿参方圆。
秀色荡怀醉诗客,岚光入帘悦心禅。
当席聊作野夫居,村醪三寻酒正酣。

[本客按: 正月曰第一春(元春), 二月则第二春, 三月乃第三春也. 三春之气, 实万物复苏("甦")之气也.

"萃元洞内"的"三春"之"气", 来”屏前”"漫卷"六然兄之"百句诗".

不管是谁"凭海临风", "一樽"之下, 有"把酒临风"(岳阳楼记)之慨-呵呵, "云天万里", 至于"想"哪个"当时", 见仁见智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感刊兄盛情引前日旧事临屏为句入十三元(首借十二文)

长风万里送高云, 约我崂山共一樽
三径菊旁先携手, 牵牛同赴六然门

NOTE: 刊兄曾问"何日更重游". "三径菊"出"秋日访六然堂赋谢主人赐诗"(老刊), "牵牛"出"堂前牵牛漫萋萋"(六然堂)并"牵牛应指主人家"(行者).

附老刊赠行者诗并说”秋风万里长”

无疆行者远,万里博才名。
未识君之面,网传云外情。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惟羡东风居上国”临屏上六然兄

六然堂主有”闲咏梅花二十六首”. 行者见后说, ”在前人多方开拓下, 出新意不容易. 行者对不少诗句印象尤其深刻”, 又题“六然兄好雅兴! 行者以前和诗友嵌字说"踏雪寻梅", 呵呵, 那是凑热闹, 不比你这"闲咏"-思访供簪咏画对种问忆赞修, 望影说残”, 因得一绝.

无疆行者向天涯, 不见梅花与菊花
惟羡东风居上国, 常传消息到君家

NOTE: 行者方同老刊六然堂主说完”三径菊”, 又”见”梅也.

六然堂主”闲咏梅花二十六首有句云如下:

"为夺春气斗冰场"(访梅)
"漫取胭脂点绛唇"(供梅)
"巧笑女儿学猫步,绝胜丅台第一品"(簪梅)
"只取淡墨点冷香"(画梅)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减字绝句 求六然堂新菊(词韵)

自打风流唐宋后
又来世上千年
争知堂主多新菊
先取一枝由我看

附六然堂诗贴:

日前行者兄因老刊和六然堂诗中有句云:佳人欣作伴,高士乐为邻。故在钧淇兄处留言曰:

“行者过来看看钧淇诗兄. 好熟悉的景色! 那日在刊兄处见六然堂前"佳人"一语, 顺便玩笑地问. 看来正应了"在水一方", 呵呵.”

钧淇兄乃回复曰:

“戎装三十载,惜哉非佳人。哈哈!行者光临,蓬壁生辉。”

余心甚乐,乃以此诗回二兄。其中用蒲松龄诗句“佳人已属沙咜利”沙咜利:佛经中之好色之魔也。他日相逢,或可相视一噱。聊助酒兴哉!

佳人已随咤利去,唯有老妻誓永年。
行者莫向闲处看,堂前新菊开悠然。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题中秋江刊联句入一东

清波银海泛空濛, 漫约姮娥对一盅
为有崂山多酒客, 涛声依旧语奇工

NOTE: 行者以前有句"曲到姜家词正韵, 诗逢山谷语奇工". 比之山谷, 崂山酒客, 可驱潮为诗. 今观江刊联句, 语直出胸臆, 信然.

附江刊联句

八月既望晨起 老刊

中秋月色故乡明,昨夜一轮海上生。
千里波光迎旭日,崂山伴我听潮声。

六然堂

崂山伴我听潮声,一轮镜悬万里明。
诗宴歌舞宾主乐,银海清波泛空濛。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用中华新韵(为我中华也, 一笑)十一庚临屏随和六然兄"寻诗偏爱登层峰"兼呈刊兄一并指正

偏爱寻诗上顶层, 与兄携手傍云峰
江山走近为君墨, 意气飞来出我声
社稷属民称社会, 中华崛起赖中兴
斜风暗助连绵雨, 一样心情万古同

NOTE: 颔联对文互义. 以前江山社稷为一家所有,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也. 构筑真正的全民社会之日, 是中华崛起中兴之时. “社稷属民称社会”原来是”社会属民称社稷”.

附六然堂主诗”杂兴”:

物换星移似转篷,万里秋气涤鸿濛。
湿云化雾上楼台,斜风夹雨下梧桐。
社稷正逢举贤际,江山又得中兴名。
可怜白发老词客,寻诗偏爱登层峰。

又六然堂主见后题诗:

游子心系家国兴,文章理近社稷生。
任是风雨连宵日,一种浩然气相同。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用新韵美刊兄并齐鲁胜地

隔海开屏一灿然, 随君诗意走千山
东齐信是前朝地, 一脚踢来尽古砖

附老刊游记诗三首(刊兄对每处有详尽介绍, 不附)

戊子中秋前二日重游蒙山

西风动沂水,八月客重游。
亚岱尊蒙顶,小鲁思孔丘。
云峰长屹立,尘世任沉浮。
天阔心自远,烟寒千里秋。

秋雨后谒浮来山定林寺

浮来山雨洗清秋,百里天风岭壑幽。
尘绝千年定林寺,公孙古树校经楼。

访莒国古都

来寻千载古都痕,旧迹依稀史迹存。
忽叹金门题刻石,毋忘在莒蒋家魂。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闻六然堂主并钧淇老刊三位诗兄青岛怡情楼夜宴赋诗隔日以旧韵(十灰)起新声越洋"昨日诗心一处开"轱轳三绝有寄为贺

昨日诗心一处开, 遥知君摆八仙台
怡情楼上怡情酒, 几缕清香越海来

东齐自古广贤才, 昨日诗心一处开
莫笑支边兄弟远, 劈空犹可尽三杯

看罢菊花应看梅, 六然堂口梦常回
谁言亙古风流尽, 昨日诗心一处开

NOTE: “支边”, “洋插队”也. 以前行者有句自嘲, “君逢盛世我支边”(电话江南李朝乾)等语. 以前和六然堂主并老刊论诗, 有”菊梅”等句. 又, 行者以前还有”遥知亙古风流尽, 每去登高犹望君”(雨中东山)语. 因见六然兄并刊兄钧淇兄均有大作, 各有特色, 故言酒香”几缕”也, 袅袅不绝, 一笑. 老杜昔有酒中八仙歌, 仪态绝倒.

附六然堂主人有”临屏步韵赠钧淇老刊二兄”, 老刊有原作”秋日呈钧淇在水一方、六然堂主人二兄”, 钧淇有“步刊兄原韵和詩一首”及” 步韵和六然堂新作”, 依次如下:

一, 临屏步韵赠钧淇老刊二兄(六然堂)

宿酒沉沉曚曚日,露冷轩西淡淡风。
昨宵席中白司马,今日案头青藤翁。
梧雨闲敲百感乱,松烟漫研万壑空。
不佞幸有知音在,吟笺雅与二君同。

注:
白司马:即白乐天,意指钧淇、老刊二兄。
青藤:徐青藤也,余甚仰之。画亦欲追板桥道人作青藤门下走狗也。故云。
松烟:墨也,古人烧松烟制墨,尤佳。
不佞:即“不才”之谓也。

二, 秋日呈钧淇在水一方六然堂主人二兄(老刊)

戊子八月廿一,钧淇在水一方兄与诸友夜宴六然堂主人伉俪于怡情楼,老刊叨陪末座,忝列其中。秋夜良宵,玉樽琼宴,骚客诗心,神醉情畅,把酒言欢,宠辱皆忘。

华堂灯火照西东,几处轻歌送晚风。
情忆沽河垂岸柳,梦回淄水荡舟翁。
三更琼宴千杯少,一醉诗心百虑空。
归路长街秋夜寂,星光云影月朦胧。

【注】

1、钧淇在水一方兄故乡在沽河岸边。席间,深情忆及儿时沽河美丽风景:河清水碧,绿波荡漾,春日杨柳依依,秋天蒹葭苍苍……恋爱时节,曾在芦苇丛中有过美好时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六然堂主人自号舟父、舟翁,故乡在齐国古都淄博,临近淄水(又称淄河或淄江)。淄河是山东重要河流之一,是淄博境内最大的河流。

三, 钧淇诗二首

步刊兄原韵和詩一首

春日识君在博中,与尔相交沐春风。
同属贫寒生奇志,共喜诗文学放翁。
薄宴谈艺高雅客,酒酣高吟浊气空。
夜阑星疏看淡云,犹亿老刊意朦胧。

步韵和六然堂新作

吾来不其有八载,识得六然得东风。
一壶雅酒论文章,满座骚客说詩翁。
叹少机缘识俊杰,幸有知音俗念空。
菊黄梅红皆入酒,春风秋雨与君同。

六然堂见后回和:

何时诗心一处开,举杯共饮琅琊台。
逸兴欲邀十二客,迎取行者踏浪来。

思君聊寄一枝梅,何时诗心一处开。
愿祈行者师禅祖,一苇渡得东海来。

堂上常誉无疆才,梦里犹踏故园苔。
今日北群得骏马,何时诗心一处开。

注:琅琊台在胶南境内,这里指琅琊台酒。
十二客:十二花神也,梅花---清客 茶花---雅客 茉莉---远客 瑞香----佳客 牡丹---贵客 荷花---静客 兰花---幽客 菊花---寿客 桂花---仙客 丁香---素客 蔷薇---野客 芍药--- 近客
古人宴客,常以花名客,以行酒政(即酒令)亦有称十客者。米芾有诗曰: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即此谓也。
一苇渡:即说达摩一苇渡江事也。
北群句:语出稼轩词,“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即誉行者兄是北方骏马也。也说我辈中又得一良师益友也。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临屏用六然兄”重阳插得菊花无”句(多跳跃)

登高谁不看前途, 辜负胸中万字书.
一句劈空小兄弟, 重阳插得菊花无.

NOTE: 稼轩说,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 后两句可断为, “一句劈空: “小兄弟, 重阳插得菊花无?”.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见"但把一杯黄花后"以词宽韵"过穆陵关"呈六然兄

闲从松菊居五柳, 摇笔殷勤看六然
争道君家多酒客, 谴诗先过穆陵关

NOTE: 穆陵关有多处, 此乃[古]青州地界之穆陵关也.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用刊兄"光香凉荒阳"韵-闻六然堂赏花并光辉府上夜宴有寄期期为盼

灵光乍现现天光, 除却诗香是酒香
指引六然花前客, 清辉一路水凉凉
人间胜事风流尽, 海外瀛台仙草荒
为有殷勤多笔墨, 争从君后赋重阳

NOTE: 刊兄说, "一席八人,正七男一女,恰成饮中八仙". 诚如是, 海外三山之仙尽西游矣, 瀛台焉能不荒, 一笑. 另, 以前青州赵老有”夜隐天清似水凉, 祖孙攀比老争强. 心增爽气看峰远, 光罩云门觉寿长”句(见其中秋节祖孙三代登云门山赏月即”古刹无尘风扫地, 山阶落月树登墙”一律).

附老刊诗作:

夜宴醉重阳叠“登青峰东山”原韵

戊子重阳夜,吾友光辉兄邀客于家中,相聚叙旧情,把酒话重阳。黄昏时分,先于六然堂前赏菊:西风中,松竹下,团团新菊红黄相间,花开正艳。至光辉府上,一席八人,正七男一女,恰成饮中八仙,“仙女”者,六然堂女主人也。夜宴前后,酒酣情畅之神采,临案挥毫之雅兴,醉人心魄,不可胜记。夜阑酒残,众人皆归,老刊则就地留宿,一梦天涯,不知东方之既白。遂叠前韵,赋诗以记。

一弯新月暗星光,寒露西风侵菊香。
叶落忽惊秋已晚,酒酣未觉夜生凉。
觞飞瀚海今宵醉,思入鸿蒙远古荒。
寄语六然堂上客,来年还约话重阳。

【注】“寒露西风”:今年重阳节次日为“寒露”,节气相连。 据报道,10月8日(九月初十)5时57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步刊兄后尘藏锋-福功长寿于八庚祝福功先生寿

刊兄先有绝句两首, “功名利禄远心胸”并”南山松劲君多寿”.

但有南山与福平, 谁将愉悦换功名
遥期东海云长树, 尽化神州贺寿声

NOTE: 云长树, 修柯戛云也, 谓仙家长生树. 自古多以南山比寿, 福寿俱在, 愉悦大焉. 无功名利禄, who cares ?

BTW, 嵌字诗有多种, 最常见的是藏头诗, 顾名思义, 嵌的字在诗的每句的首字位置(老刊的”福功长寿”,行者的”戏说一真之’携壶寻梅’二首其一”). 也有一种所谓的” 藏锋诗”, 也顾名思义, 锋芒不显露于头. 原则上可以放在首字后的任意位置, 但七言诗(例如绝句)一般放在第六字上(例如文怀沙先生的” 龟主江青”一绝和行者的这一绝). 藏尾诗, 并不多见, 应该是一个特例(见老刊的”福功寿翁”). 行者以前还玩过”斜嵌”的-即分嵌在第一二三四句的第一二三四字的位置, 例如”戏说一真之’携壶寻梅’二首其二”和”闲坛见老也并风雨’诗词枝’诗句欲罢不能’借贷也要跟进’-‘也到闲坛争看诗’”. 作为一种游戏, 嵌字诗写得好的, 所谓”匠心独运”, 有很强的欣赏性-艺术上和娱乐上, 对提振士气和活跃气氛多有助力.

附一, 老刊诗两首:

福功长寿(藏头诗)

福在粗茶淡饭中,功名利禄远心胸。
长风千里南山碧,寿鹤仙姿不老松。

福功寿翁(藏尾诗)

似水长流东海福,不求富贵不求功。
南山松劲君多寿,笑对人生不老翁。

附二, 据说文怀沙(1910?-?)先生文革后期有藏锋诗(“龟主江青”)一首, “沙翁敬谢李龟年,无尾乞摇女主前. 九死甘心了江壑,不随鸡犬上青天”, 被钱钟书先生认为是”文革”诗的压卷之作.

附三, 六然堂诗一首: 福功康乐!

福业从来与心平,功德不为博俗名。
康壮人多轻浮辈,乐从毫端听清声。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读暮秋午后重登青峰东山用删韵再赠刊兄

刊兄诗云, “叶黄山谷白云悠”, 并言及” 故乡在崂山东麓黄海之滨,云岭重隔,遥不可见”.

秋增地气叶增颜, 家在祥云缥缈间
谁送西风传消息, 携君思念过东山

附老刊”暮秋午后重登青峰东山”

重上青峰踏暮秋,叶黄山谷白云悠。
西风吹到苍茫处,岭外故乡东海陬。

【注】故乡在崂山东麓黄海之滨,云岭重隔,遥不可见。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 八庚韵戏说刊兄垂钓

诗坛里外任纵横, 跨海常传笔掣鲸
不学太公玩玄妙, 一根垂线钓心情

NOTE: 刊兄诗书画俱研, 多有心得. 以前有句”文王渭水猎良臣, 吕尚大名传古今”说钓龟文的姜太公, 今日刊兄玩的是”心情”也. 纵横, 旧韵平平也.

附老刊诗”海上垂钓一无所获”

船上垂纶海底钩,茫茫云水起清秋。
醉翁之酒渔翁意,心逐波涛万里游。

BTW, “玩”字, 旧韵是去声”仄”音, 乐天诗多有用. “不学姜公玩玄妙”, 正合律, 却少了味道-此匠心不到之处.

附老刊回赠二首:《“一去天涯行者远”——次韵行者兄二首有赠》

行者兄有诗句:“天涯一去少滋味, 大半琢磨归梦中”。

其一
大洋长恨隔君颜,幸得诗传云水间。
一去天涯行者远,秋风万里过千山。

其二
大洋两岸任君行,万水千山风雨声。
一去天涯行者远,梦中月是故乡明。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客按; 闻然刊胜事而徒羡之, 此行者人生之憾也. 因题七五二绝, 聊博二位诗兄一笑:)

二十, 题六然堂诗酒胜事呈六然堂老刊两位诗兄并钧淇兄一并指正(其一)

昨夜忽惊玉斗斜, 闻声万里到君家
不才先借前世胆, 偷得六然堂上花

NOTE: 以前有句”行者前身在九天, 逍遥自在不知年”(“再取君诗换现钱”)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 题六然堂诗酒胜事呈六然堂老刊两位诗兄并钧淇兄一并指正(其二)

螯酒淡公卿, 风流换仄平
清寒满卷在, 犹自发秋声

NOTE: ”把酒持螯,效前人风流”(六然堂语), ”把酒持螯足此生”(老刊语); ”昨宵西窗有憾事,何不剪烛听秋声”(六然堂语), ”展观长卷清寒影,竹菊松风秋有声”(老刊语). “把酒持螯,共绘长卷”(老刊语), “松菊竹石,满纸清寒”(老刊语), 风流潇洒, 一致如斯. 读君诗思君画, “满卷风犹在, 清寒自有声“, 扑面而来.

附一六然堂诗酒画胜事记(六然堂)

次韵赠老刊二绝句

落笔已让善才惊,酒助画胆亦从容。
若使重择莫跮躇,圈内又添老刊兄。

夜深灯火昏蒙蒙,醉眼偏为雨幕茏。
昨宵西窗有憾事,何不剪烛听秋声。

(附老刊原玉)

六然堂纪事同韵二首

酣酒绘群英

六然堂主人酒后乘兴挥毫绘长卷,松菊竹石,满纸清寒。画家黄君旭鹤亦写菊花数枝于其上,灿然可观。应主人盛邀,吾亦酒胆催画胆,涂菊一丛于其侧,不堪入目。然得与二画家同卷挥毫,不亦快哉!六然堂主人遂于卷后赫然题曰“群英会”。时钧淇兄等数人在焉。

酒胆竟催画胆生,六然堂上绘群英。
展观长卷清寒影,竹菊松风秋有声。

暮秋夜雨归

暮秋之夜,风雨潇潇。钧淇做东,雅宴诸友。一时群英荟萃,把酒畅情,飞觞吟句,主客尽兴。及归,六然堂主人邀我至府上,再品清茗。其时,酒意正浓,神态宛然。六然堂主人夫妇留我夜宿其家,铺衾俱备。然不忍相扰,辞谢自归。女主人送雨伞一柄,二人送我出门。华灯流彩,长街空寂,树影婆娑,落叶满地,秋风夜雨,踯躅独行,别有情趣。又,中午时分,曾于六然堂把酒持螯,共绘长卷。斯时也,夜深人静,醉意朦胧,临屏赋句,以记其事。

把酒持螯足此生,六然堂上煮还烹。
殷勤邀我君家宿,辞谢夜归秋雨声。

【把酒持螯】

《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附二六然堂” 且进杯酒成美谈”

昨日与妻去赶花集,见菊花堆锦,初寒乍浸,花势正盛。选大而艳者,购置数盆。又见蟹螯正肥,忽生邀客之思。遂捡活鲜生猛且重者,掇十数只而归。令妻罗置清肴旨酒,急邀老刊诸友来堂上快饮。一时少长咸集,群雅具至。把酒持螯,效前人风流,享物华佳味。酣饮累觞,撩热中肠。一时之快,言难述也。其间老刊又接钧淇兄电话,说午后恰有闲暇,相约会见于六然堂。饭后诸友皆留候之,或敲棋品茗,或染翰书法不已而足。无几时,钧淇兄至矣。相与寒喧,洗盏烹泉。话别情,说游瞻,甚欢。余乃倡诸友合写八尺卷群英会图予钧淇兄,以为洗尘。众皆称善,余乃作松竹,老刊与画友旭鹤以菊花补趣,皆堪颂也。是晚,钧淇兄雅为东道,宴娱群英,尽兴而归。有诗曰:

昨宵一雨浸清寒,宿梦犹忆夜来颠。
把盏已忘尘中事,倾壶还作方外言。
问心应有林间乐,举目宁无松下贤。
浮云即如影与泡,且进杯酒成美谈。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 十灰韵戏说刊家流连之风二首-六然之穿堂风也, 必流连-呵呵, 莫非小旋风来了, 一笑.

刊兄说, “却恨西风留不住”, 佳句也, 故有一题.

其一, 刊兄放心, 此非客之风, 送客[秋声]之风也, 非真去也

曾度春明门举柳, 争开东海几枝梅
为增佳节君前乐, 不共秋声一处回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 十灰韵戏说刊家流连之风二首其二, 即使去, 去[去]便回, 有贵客要陪呀-风至而瘴开, 此清爽处, 风爽, 酒爽, 亦或人爽?

潜到仙家去便回, 盗来神气入君杯
青黄岛外出风景, 再点六然堂上梅

NOTE

行者以前有句, "春明门外从风柳, 长短堠间无主花"(见“自打枯藤种马家, 断肠每每在天涯”一律), 盖唐之春明门外多远行之客也, "弱柳从风疑举袂"(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二首其一, 刘禹锡). 神气, 尽可说神仙之气, 然未必不是真”神气”也-“阁篓巧工疑巧手, 锦毛神气赛神仙”(咏鼠-“身负恶名多少年, 今朝我也出头天”). 又, 据说青岛市分青黄两岛也-胶州湾, 实乃内湖也-又按, 老刊后来说, 其实有三岛也-青黄之外, 尚有一”红岛”, 呵呵.

附老刊之戊子霜降晨雨侵寒

晨凉霜降骤侵寒,细雨声声落叶残。
却恨西风留不住,一年秋意又阑珊。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 次"开才栽哀"韵题石壶先生呈刊兄指正

诗气东来至此回, 谁能一指剑门开
曾传云雨催风雨, 尽识天才弃鬼才
高峡无心犹堪证, 光阴有足最难栽
凌空万里随君笔, 徒向苍茫枉自哀

NOTE

1.剑门, 蜀之门户也. 出三峡, 沿途有巫山, 多传云雨之事. 石壶先生一生虽非异常崎岖坎坷, 却也丰富多彩历经风雨. “一指”,既可说壶也可说刊, 一笑. 说”石壶”, 大手笔, 一吐西川之气尽出; 说老刊, 也手笔大也, “风生八面”, “梅写千枝”, 巴山蜀水之奇亦尽出-行者始得见矣.
2.以前听说四川有"鬼才"者, 喜作赋, 然其古诗文造诣和石壶先生比直如云泥.
3.光阴甚箭, 今以"捷足"喻之. 石壶先生是行者之长辈也, 登仙之日, 行者尚在垂髻之年. 噫乎哉, 有隔世之叹, 光阴难驻也.

附老刊原玉并石壶先生诗一首:

1.戊子初冬读《陈子庄谈艺录》步其春景诗原韵

初冬光景来天外,展读遗章一卷开。白发丹青非梦幻,巴山蜀水出奇才。
风生八面云烟动,梅写千枝素壁栽。六十三年石壶冷,峨眉岭上月魂哀。

1、【白发丹青非梦幻】陈子庄有诗句:“白发丹青同梦幻,布衣笠屐遍天涯。”
2、【风生八面云烟涌】陈子庄曾言用笔:“潘天寿硬皴直笔,笔用一面;我是软皴曲笔,八面生风。”
3、【梅写千枝素壁栽】陈子庄别号“十二树梅花书屋主人”,有题梅诗句:“乱山叠叠路漫漫,拾得清香懒自看。贫士欲求之素壁,相逢不必使心酸。”“自笑老夫目力差,圈花打点乱如麻。悬之素壁高堂上,疑是孤山月影斜。”
4、【六十三年石壶冷】陈子庄晚年号“石壶”,1976年7月病逝,年仅63岁。

又陈子庄(1913~1976)《春景诗》

旁人笑我衰还老,病眼春光一拭开。栏外紫花迷凤蝶,墙边新笋是龙才。
抽心蕉叶冒雨出,贴脚海棠向阳栽。好境便从心境转,随缘去住岂堪哀。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6: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 读"南窗一夜雨"再题"剑外雨"呈六然堂主诗兄顺谢金石之赏

行者刚在博文里说陆放翁之”细雨骑驴入剑门”, 又见六然堂之”南窗一夜雨”, 故有一题.

千年剑外雨, 一洒到如今
先酿陆门酒, 再随堂上音
诗从魏晋古, 菊傍雀兰深
汉鼓重传日, 秋声入石吟

NOTE: 放翁的川中经历, 后人评为”入蜀出川有年, 诗如泉涌, 佳作叠出”-作品有“质的突破”, 具“功夫在诗外”的新境界. 六然堂所制之印, 古朴间有浑圆刚正之气, 颇养行者之眼.

附一六然堂诗”南窗”:

南窗一夜雨,珠露洗芳尘。
轩开雀声远,帘卷兰气馨。
扶菊择瘦筱,临案读古文。
散怀无主义,漫说秋又深。

附二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六然堂见后临屏有和:

临屏口号次韵行者兄,博一笑耳!

剑门阁外雨,淅浙浥清尘。
远林弥瘴气,青鸟递吉音。
漫和行者句,欲步放翁吟。
千载任悠悠,微观入宏深。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6: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 临屏再赠刊兄-“见君诗意起乡吟”

刊兄说四川去得少但也去过不少名胜. 行者惭愧之余再得数句以赠之-行者惟梦中盘点也, 一如反绉动物(ruminant).

见君诗意起乡吟, 曾向汉唐寻正音
万里家山常入梦, 闲来盘点到如今

NOTE: 老刊先有”六十三年石壶冷,峨眉岭上月魂哀”说四川老诗人老画家石壶先生, 行者遂有跟和, 即”诗气东来至此回, 谁能一指剑门开”. 行者有题六然堂句“千年剑外雨, 一洒到如今”, “到如今”的不仅仅是那”剑外之雨”, 更有那无尽的乡思啊-行者以前曾嵌凡草句"云桥飞暮色, 冷月起疏林"写"日久家山远, 冬来地气侵"(见"随身携古意, 游子动乡吟").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 晨见老刊示六然堂女主人枇杷松鼠图并绝句二首即兴有题

六然堂里寻常见, 复得丹青果数枝
妙笔无缘先入眼, 屏前敛手诵君诗

附老刊”六然堂女主人王怀芝赠枇杷松鼠图”

枇杷金果两三枝,松鼠茸茸写更奇。
君向六然堂上看:丹青妙手是阿芝。

丹青妙手是阿芝,却恨世人多不知。
寄语六然堂上客:原来女子更神奇。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客按: 伪者, 不真也. 伪七律, 貌似七律, 实出律-或违平仄或出韵(见后注-NOTE).

二十八, 伪七律 用六然堂主人韵(屏峰濛行冬)题太和并呈钧淇在水一方诗兄指正

一经霜降即临冬, 夜雨随诗入画屏
运笔何曾逊秋色, 推窗最是爱空濛
凌波许有微微步, 落木绝无霭霭峰
尤羡太和多逸气, 挂帆直向海中行

NOTE: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冬紧邻霜降. 印象里才读秋诗, 又见冬韵矣. 钧淇之太和照片, 宛如推窗见画, 难怪一说"坐看云开赏初冬",一说"坐望野林秋未尽". 前人有句, “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曹植”洛神赋”)-金庸在武侠小说里用”凌波微步”来说绝顶功夫. 断句, “凌波许有-微微步, 落木绝无-霭霭峰”. 从用韵的角度, 本诗不算入律-行(八庚) 峰(二冬) 濛(一东) 屏(九青)也. 换用中华新韵”十一庚”但”即”为平也.

附六然堂主人并钧淇在水一方诗:

临屏漫和钧淇兄《太和烟云》一首

夜雨凄风冷画屏,一带寒烟锁重峰。
远岑作舟横雾海,高树挂帆济鸿蒙。
拾阶漫有绝尘意,涉步恰如凌波行。
坐望野林秋未尽,嗟尔物侯又初冬。

初冬夜雨 钧淇

西风夜雨送秋尽,晓雾清冷漫小径。
萧萧落木飞黄叶,寂寂原野弥空濛。
甘霖落地润新麦,平湖接天浸寒空。
笑吟长天詩心起,坐看云开赏初冬。

钧淇之太和照片: 太和烟云(待传)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 临屏题六然堂”骑驴兄”之驴

以前行者有句入新韵"一笑浮云来遮眼, 天龙为弟我为兄"说那有诗意的驴子(见附一). 因前咏"细雨骑驴入见门", 复见六然兄谑"骑驴兄"(见附二), 故有一再题.

“天龙为弟我为兄”, 剑阁东开早识风
此去嬴洲学方寸, 霞光一道入云轻

NOTE: 传, 民间”八仙”之一张国老, 亦骑驴也. “西游记”里, 驮唐三藏西天去经者, 非凡马, 实天龙也-呵呵, 故发行者”为兄为弟”一说. 另, “方寸”, 犹言心也, 孙行者师傅之居所是”灵台方寸山, 斜月三星洞”-方寸之学, 修行也.

附一, 行者句”西方路上旧知名, 曾卧金莲任纵横”见”以山谷笔法题脚丫族之’雪花蹄’(和诗不和韵)”:

西方路上旧知名, 曾卧金莲任纵横
一笑浮云来遮眼, 天龙为弟我为兄

附二, 六然堂之”过吟风别墅,叩门问茶,见座上有老友梁月已捷足先登,故相与寒喧如是”:

久日不见骑驴兄, 我来轩上问吟风。
吟风不答骑驴去, 斜阳古道驴蹄轻。

[六然堂]注:骑驴兄, 吟风轩主常用骑驴者为头像, 故曰。

附老刊诗《临屏题赠行者、大江兄》

吞云荡气发心声,千里诗惊风雨鸣。
谁似骑驴剑门客?远游行者大江横。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 “题诗入扇得春风”入一东韵谢六然兄

今晨见六然兄题老刊钧淇并行者诗于扇面, 念及以往”惟羡东风居上国, 常传消息到君家”(“惟羡东风居上国”临屏上六然兄), 并老刊言(湾区之外, 青岛崂山间也有东山[1]), 屏前聊得数句以谢之.

东君颜面总朝东, 一夜东山雪尽融
为有胸中六然笔, 惯从三九得春风[2]

NOTE

1. 东山, 两地皆有也-一如”梦醒千钟酒, 花开两处春”(登太浩怀旧). 前, 老刊有句” 重上青峰踏暮秋,叶黄山谷白云悠”(暮秋午后重登青峰东山), 并有注曰”故乡在崂山东麓黄海之滨,云岭重隔,遥不可见”, 故行者曾有一绝, “秋增地气叶增颜, 家在祥云缥缈间. 谁送西风传消息, 携君思念过东山”(读暮秋午后重登青峰东山用删韵再赠刊兄), 也是两处分指.
2. 以前又有”六然堂有春秋笔, 纸上乾坤约我游”(“不期作客古青州”赠六然堂主), “闲从松菊居五柳, 摇笔殷勤看六然”(见"但把一杯黄花后"以词宽韵"过穆陵关"呈六然兄)多首赠六然堂. 堂主诗兄, 心有”六然”之笔, 胸腹间自有天地之气, 焉能驱春风而不得?

附六然堂书之扇面三幅(待传)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 闻老刊酒后语临屏得句戏题老刊博客

"一声兄长好,问候六然堂", 呵呵, 近来刊兄诗越发自如. 又见"...酒葫芦,但比例失调,不合逻辑"语, 一笑得句.

大了又何妨
妨君少装酒
酒生天地气
气催丹青手

附老刊言行状(图画待传):

戊子腊月廿日夜与六然堂主人孙大江伉俪及诸友宴聚后醉语

一声兄长好,问候六然堂。
今夜人同醉,醉了又何妨?

大江兄啊,今夜同醉,都怪杜康!此图是我近日某晚酒后回家涂抹,信笔而为—— 一张毛边纸,一枝白云笔,一笔画到底。画完后,又乘兴加上酒葫芦,但比例失调,不合逻辑,吾知之矣!然,世间之事,有悖常理者多矣!……色墨可恶,线条无力,吾更知之矣!次日早晨,妻女都说醉态像我,如之奈何?……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二, 新年有感那老刊兄六然兄”貂瓢谣”得句兼呈那老并老刊六然堂

那老累示新诗, 行者见时得句”雉打棒槌鱼打瓢”, 新年已过矣-纵飞云难追也.

貂瓢谣肯入君诗, 正是牛奔鼠蹿时
笔落云边飞远信, 一天已作一年迟

附一那老和老刊一绝:

錦囊偶認女郎詩,爆竹鷄籌得句時.
未解春容今最好,曉粧半面捲簾遲.

附二, 老刊六然堂诗二首:

老刊: 呵呵,老刊问好兄嫂!顿首!!

醉眼临屏赏雅诗,新春初二夜深时。
上林飞雪玉貂暖,酒后莫嫌行礼迟。

六然堂:谢刊兄!不知兄昨夜值班,要知能无酒乎?

昨宵酒醒三更时,漫偎斜枕挑灯迟。
暖房花气馡淡淡,沁心真宜和君诗。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三, “连然悬”寄那老并刊兄

一寄小诗云水连, 水间云路走悠然
年前力透刀锋笔, 看罢心悬再手悬

附一, 那老一绝:

剝鼓行觴斷復連.吹笙寧許踏燕然?
提封報嵗謠於路,廟略云胡解倒懸?

附二, 老刊: 那老临屏赋诗两句并集老刊拙句恰成一绝次韵以呈

千山万水网相连,逸兴遄飞思畅然。
欲向金陵寻紫气,长江春晓一帆悬。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四, 借瓢酿酒再入貂瓢谣呈那老刊兄

今日开屏见刊兄那老又有”貂瓢谣”诗, 一叹而赊君家瓢矣-再径取浮云酿为酒, 漫天撒作贺年谣-“Happy 牛 Year … Happy 牛 Year…”-也, 一笑收笔:)

开屏又见走传貂, 径入君家暂借瓢
再取浮云为酒引, 凌空撒作贺年谣

NOTE: “貂瓢谣”一如击鼓传花, 中者以瓢饮酒, 再课以谣-今日貂虽在君手, 明日则在吾手矣.

附一, 老刊人日(正月初七) 三绝其一:

水上葫芦水下貂,葫芦按倒起来瓢。
手忙脚乱难成句,恰似葫芦瓢旧谣。

附二, 那老一绝:

餉士椎牛急就貂,馬前卦起送詩瓢.
滿堂彩喝傳真快,流水吟來行者謠.

附三, 老刊: "元宵节呈那老、行者兄再入“貂瓢谣”韵"

上元明月照春貂,火树花灯醉挂瓢。
今夜与君同一曲:江南江北太平谣。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五, 见刊兄”北方大旱”诗有感而作

余心中常想, 如果”南水北调”成功, 可解南涝北旱之苦, 利民于万世也.

万里关山遗梦长, 随君诗句念家乡
心头欲起三峡水, 一路奔腾到北方


附一, 老刊”去冬今春北方大旱四首”

千里长风四野飘,天旱地干枯麦苗。
不管人间那些事,龙王东海自逍遥。

昨夜东风来九霄,谁家梦里雨潇潇。
仰天长叹真无奈,聊唱一支云水谣。

南方冰冻北方焦,岂是天灾人自招。
伐尽青山竭江海,子孙何处作渔樵?

心急苗枯似火烧,忽闻墙外妙笙箫。
农家夜半声声叹,娇语红楼杨柳腰。

附二, 老刊: 次韵呈行者兄

行者情长梦也长,关河路远客他乡。
此心万里春江水,未觉与君天一方。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六, 次老刊韵走偏锋也”风云’纪’会”一把

今在刊兄处, 见老刊并六然堂主, 一说"会当把酒颂昆仑", 一说"会心谁与六然堂", 两位灵犀相通, 都很”牛”啊-行者暂借”南窗”之风, 走走偏锋, "一拗折腰", 看也能助助风么, 一笑:)

风叩银屏送墨香, 祥云直指六然堂
一算纪年应己丑, 漫天气会动吟长

NOTE: 原来是”祥云惟指六然堂”. 本绝和一般的藏头不同, 是斜嵌体-斜嵌"风云'纪'会"也.

附一, 老刊之“际会风云”——续六然堂主人藏头诗一首

【题前闲言】昨晚与六然堂主人等众友雅聚,酒高神畅,不亦快哉!座中有纪姓朋友三人(其中有女诗人笔名秋窗),六然堂主人即席赋藏头诗一首,曰“际(纪)会风云”,书之于餐巾纸上,众大赏。老刊携而归,今晨酒醒,用其藏头原意而另择别韵,续貂一绝,乃“顾头不顾尾”也。一笑。

续六然堂主人藏头诗一首

纪事昨宵诗酒香,会心谁与六然堂?
风流人物昆仑雪,云海苍茫日月长。

附二, 六然堂即席赋诗: (藏头谐“际会风云”)

纪年人逢三月春,会当把酒颂昆仑。
风从南窗和雅兴,云飞北国悦诗心。

题后的话: 自从"不期作客古青州", 本客和两位崂山客(有时还有钧淇兄)多有唱和, "风叩银屏送墨香, 祥云直指六然堂". 今年是牛年, 自然期望"牛气"冲天-"一算纪年应己丑, 漫天气会动吟长".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您两次发表间隔少于 60 秒,请不要灌水!", 呵呵, 最后再灌溉一瓢:

...顺便地说, 关东客多用旧韵, 绝句也好, 七律也罢, 看似随意之间, 未必不是合律之作, 呵呵-"众皆拘平仄, 我自有圆方", "字从心底出"也, 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2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阵势吓人,排山倒海的诗词欣赏也欣赏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21: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无疆,NB!

难怪,搞这种格律的东西,没有个一二十年的火候,是玩不转的。小子比较懒,所以只有望洋兴叹。

还是喝酒打油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阵势吓人,排山倒海的诗词欣赏也欣赏不过来。
游人 发表于 2009-4-8 10:04 PM


呵呵, 如果是因为一次贴数多而有"阵势", 本客是白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无疆,NB!

难怪,搞这种格律的东西,没有个一二十年的火候,是玩不转的。小子比较懒,所以只有望洋兴叹。

还是喝酒打油去也!
me2 发表于 2009-4-8 10:26 PM


本客曾收集整理"里太白诗存"-里太白曾以新诗名, 后来才写旧诗词-按他自己的说法, 一两年的工夫而已-已经令人刮目相看:) 本客以前说桃熟流丹, "二十年来枉说诗, 尤当网内遇君时", 他的经历也不到两年-呵呵, 本客只是"说"诗而已.

P.S., 教父闲暇时"喝酒打油", 别忘了关照一下丁氏油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20 12:28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