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57|回复: 10

南京吟咏系列之词篇(4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5 0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满江红•南唐二陵怀古
三代奢华,便将那、江山与敌。徒留下、李家陵阙,空增惋惜。立国多为凭武力,
丧邦最是源弯膝。到如今、看故国南唐,唯陈迹。
回廊里,词在壁;墓冢外,人如织。正苍山肃穆、山青水碧。细雨迷离牛首雾,微风缓拂秦淮荻。叹金陵、代代古王朝,亡何急?
【南唐】
五代十国之一。李昪所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称江宁府。盛时疆域三十五州,约为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历三主,前后约三十九年。李昪在位,保境安民,不轻用兵。李昪死,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改名李燝(916~961), 在位时征战连连。958年,后周进攻南唐,李献江以北、淮以南十四州,对后周称臣,去年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后迁都洪州,称南昌(今属江西)府,派太子李煜留守金陵。自此国力低落。 961年,中主死,子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937~ 978)继位(史称南唐后主),复都金陵。976年1月1日, 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封为违命侯。据说在他生日七夕于寓所作乐,作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南唐亡。  中主和后主皆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政治上昏庸。同为好词人,不为好君主。
【南唐二陵】:烈祖李昪钦陵和中主李璟顺陵的合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南京城南15公里左右的著名的牛首山附近,距秦淮河也很近。南京每日有直达的旅游班车。
2
沁园春•方山定宁寺远眺
独上层峦,触目青青,乍暖浅寒。望吴宫故地,频添新貌;晋时陈迹,遥应东山。
六代王侯,隔江商女,俱已秦淮一梦残。凭栏处,正钟鸣阵阵,香烛青烟。
楼台烟雨江南,道不尽、繁华几变迁。任伤今吊古,愁来心上;登高望远,怅下眉间。
世事维艰,人生易舛,心路从无蜀道难。待回首,看春山盈翠,落日流丹。
3
湘月•南京豁蒙楼  步龚定庵韵
登楼送目,尽拖蓝挹翠,迢迢明丽。曾是情怀萦绕处,弥漫江天城际。戊戌悲歌,苍冥凝泪,饱蘸师生意。秋风吹绪,只凭危槛无计。
已觉触面清寒,钟山龙堕,埭口鸡仍起。回首陈年君子事,且让金陵长寄。风雨纵横,江山重复,郁郁愁滋味。百年飞逝,怎禁天碧如水。
【附】:
龚自珍原玉: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春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萧,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注:
1)拖蓝:典出古迁安八景之七:滦水拖蓝(滦水即滦河,古称濡水)。此处取字面意。
2)埭口:源于唐李商隐《南朝》: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豁蒙楼记事
     南京鸡鸣寺豁蒙楼,是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纪念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而筑。杨锐,四川绵竹人,学术文章,名负当时,算是张之洞督学四川时的得意门生。
  甲午中日战起,张之洞移督两江。一日月朗风清,张便衣简从,和杨锐同游台城,在鸡鸣寺侧豁蒙楼基址,置酒欢谈,纵论诸子百家,古今诗文,提到杜甫的〖八哀诗〗,杨锐能够朗诵无遗。对于〖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邑〗一篇,后四句“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朗咏六公篇,忧来豁蒙蔽。”反复诵之,使张大为感动。因为当时对日本的侵略,举朝主战,但屡次挥师出关,频告失败,清廷昏愦无能,使有识之士,深虑国势险危!
  杨锐以举人出身,任内阁中书,一八九五年加入强学会,一八九八年春,倡立蜀学会,并参加保国会,同年四月光绪皇帝实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杨锐出任四品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同年九月十二日,慈禧皇太后发动政变,幽禁了光绪皇帝,把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六君子,朝服弃市。如此疯狂的残害忠良,实令志士痛心!
后来张之洞再督两江,重游鸡鸣寺,徘徊于当年和杨锐彻夜酒谈处,深感震悼。于是倡议起楼,为杨纪念,更取杨锐所诵古诗“忧来豁蒙蔽”一句,书额曰“豁蒙楼”。还写了跋文:“余创于鸡鸣寺造楼,尽伐丛木,以览江湖,华农方伯捐资作楼,楼成嘱题匾,用杜诗‘忧来豁蒙蔽’意名之。光绪甲辰九月无竞居士张之洞书。”
4
浣溪沙•夜泊秦淮河
一片清波一片愁,愁随岸柳不东流。木兰舟上望朱楼。
楫动频摇秦代月,枝垂难载六朝秋。千年风月白人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如今、看故国南唐,唯陈迹", 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2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人呢?看看写得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0: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如今、看故国南唐,唯陈迹", 提...
无疆行者 发表于 2009-4-18 02:18 PM

谢谢“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0: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人呢?看看写得好不好。
fancao 发表于 2009-4-19 12:51 AM

就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如今、看故国南唐,唯陈迹", 提...
无疆行者 发表于 2009-4-18 02:18 PM

行者兄眼光独到!这首上了深圳一家国家级刊物发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桃熟流丹

呵呵, 祝贺 总会发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12: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人呢?看看写得好不好。
fancao 发表于 2009-4-19 12:51 AM


呵呵,南京人侃大山的细胞多,诗词的细胞少。回头再来勉力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14: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昨夜雨 于 2009-4-22 02:40 PM 编辑

1# 桃熟流丹

一直忙着没有时间来学习。先学习第一首。立意很好!

“正苍山肃穆、山青水碧。”

这一句好像还可以推敲一下,尤其是“苍山肃穆”四字。前面刚说过“人如织”,这里“苍山”就有点“肃穆”不起来。另外,与紧接的“山青”也有点重复。

肃穆的物体还是有的,比如石碑门坊之类,再如织人流之中,还可以保留肃穆。

瞎说了。请桃兄不要见怪。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3: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1# 桃熟流丹

一直忙着没有时间来学习。先学习第一首。立意很好!

“正苍山肃穆、山青水碧。”

这一句好像还可以推敲一下,尤其是“苍山肃穆”四字。前面刚说过“人如织”,这里“苍山”就有点“肃穆”不起来。 ...
昨夜雨 发表于 2009-4-22 03:33 PM [/quote
真诚的话怎么可能怪呢!
谢谢,我会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11: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 桃熟流丹

肃穆的物体还是有的,比如石碑门坊之类,再如织人流之中,还可以保留肃穆。

昨夜雨 发表于 2009-4-22 03:33 PM


确实如此. 远近不同也-远可以是外, 也可是内(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19 03:0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