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63|回复: 19

亨氏番茄酱是酱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8 12: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eader86 于 2015-2-26 11:30 AM 编辑

亨氏番茄酱是酱吗?

中国地大人多,食品有不同的菜系,因为各地人民群众各自的品味很不同:四川的麻,湖南的辣,山西的酸,苏州的甜,等等。这种不同不但反映在味觉上,也反映 在选料用料,食品外观,烹调技艺,和加工手段上。按中国人的想法,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土产和特 产,像北京烤鸭,金华火腿,灯影牛肉,狗不理包子,还有龙井,普洱,铁观音 ,等等。至今没听说过哪种饮料最好,哪一特产占多少市场,哪一种酱(面酱,豆瓣酱,辣椒酱,芝麻酱,苏梅酱,蚝油酱,沙茶酱)男女老少离不开,哪一道菜全 国人们最喜欢,哪一个菜系是首选。

可是美国不然,他们科学和严肃,甚至在一些模糊地带。美国的大众市场味觉专家们用科学的方法定量测量食品的味觉。其中一个测量标准是“味厚” (amplitude),定义为一种食品中的各个元素充分交融趋向平衡,口感达到味觉最高境界的程度。味厚高低之别如同家中孩子和亚瑟鲁宾斯坦在钢琴上弹奏萧邦的《B小调华尔兹》之比。

因为符合“味厚”的标准,一些食品和饮料被冠上“最好”的品牌。超级市场里最好的可乐是可口可乐,最好的番茄酱是亨氏番茄酱(Heinz Tomato Sauce),最好的沙拉酱是藏谷沙拉酱(Hidden Valley) ,最好三味夹抹是海尔曼美乃滋(Hellmanne’s Mayonnaise),最好的蛋糕是莎拉莉蛋糕(Sara Lee),最好的点心是胡椒岭农场的点心(Pepperridge)。专家们声称,同类其它产品与这些最好的相比,显然不同。比如,除了原料,配方,和工序,西红柿因 为生长的土壤、气候,以及收获季节的不同做出来的西红柿酱就不同,这些因素都在名牌西红柿酱的考虑之内。非名牌的西红柿酱,可能会尝出大蒜味、太甜、或太 酸,时间长了就令人厌烦。再比如,喝一般的可乐,你先喝出橘酸,然后是桂酸,沉淀到最后的是香草。喝可口可乐的时候,喝出的是可乐,是各种味道的交融,除 此之外,没有其他味道。就像音乐,好的曲子,音符按下去,出来的是和弦,演奏出一首和谐美妙的曲子,而不是零零散散,各自为政的音符。

就拿亨氏番茄酱来说,专家们认为里面的酸,咸、甜、苦、和西红柿的表现(tomato-ness)等浓度大致相等,即为充分交融。另一小牌子“世界第一” 不太咸,不太酸,但是甜味和西红柿的表现特别突出,所以“味厚”得分就低。本来“世界第一”的制作者用玉米糖浆替代了枫树糖浆,增加了西红柿块儿的比例, 所有这些不能提高“味厚”的分数,最终还是被界定为“酱”。

西红柿酱本来不就是个酱嘛!不,最好的亨氏西红柿酱不是酱,已经被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升华,或被抽象为“鲜”(Umami)。这个“鲜”和酸,甜,苦,咸一样是一味(其实纯净的“鲜”就是谷氨酸,味精里就可以尝到这种味)。

据说亨氏西红柿酱一口下去,从舌尖开始品尝咸味和甜味,然后在舌的中部漫开,那里酸味的味觉最强,最后“鲜”和苦的滋味就有舌头的后部来体验 ,而达到高潮。市场上很少有这样五个味道都品尝到的精品。

我不常吃汉堡包,也很少用西红柿酱。我一直纳闷,孩子们吃炸薯条为什么非蘸西红柿酱不可。为写这篇短文,我打开了一包汉堡王标志的亨氏西红柿酱。挤一点在 舌头上,我的第一感觉是酸,刚有点证实了自己预报的小得意,马上就感到有一团甜,咸,和“鲜”交织在一起的热浪在口中翻起,我有点惊奇,但还没有来得及细 细欣赏,接着就是微苦的滋味,最后这个苦就留在口中,还有我早已防备的酸!反复几次,一会儿一包就完了,感觉相同。接着第二包,除了对酸消除了一点戒备 外,其它的感觉相同!回忆一下,以前不喜欢西红柿酱就是因为它和酸联系地很紧密,可是没想到里面也有引人兴奋的东西。

西红柿酱的现象,在食品界很独特。占美国市场60%以上,在英国和加拿大是75%左右。吃热狗用的芥末也有故事,但,是不同的故事。灰普旁(Grey Poupon)用劳斯莱斯车为它的产品芥末作广告,销售增长百分之五十,不但一举进入市场货架的上层,而且证明了1,消费者愿意多付钱来买那些看起来高级,美味的产品;2,消费者的品味和习惯是不能界定在某个固定的方位上。就是这个市场现象使得“世界第一”公司一跃而起,想与亨氏争高低。但是,长攻不下,失败了。

如果说品尝亨氏西红柿酱我的感觉不错,读格拉德威尔《狗看到了什么》一书关于西红柿酱的这章节,我感到没有阅读的愉快,因此不再多想。只是最近偶然听朋友说墨西哥的索沙酱(Salsa)在美国的销售额早在1990s就超过了亨氏西红柿酱,就是说在《狗看到了什么》这本书出版之前。查了查,的确。《纽约时报》,以及《华尔 街日报》和《ABC新闻》在线都有论说。

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意见:有说统计数字不准确;有说索沙酱的销售额超过了亨氏西红柿酱是因为索沙酱的价格高,比体积,亨氏西红柿酱还是卖得多些;有的干 脆说两个不同的食品不能类比,等等。这些在我心里都不是问题。我的问题是亨氏西红柿酱是“最好”的真正原因真的是最好吗?

据说亨氏西红柿酱“顿悟”的时刻是亨氏一搞市场的官看见三岁小儿问妈妈要西红柿酱而不获。回去后就出产了三岁小孩子就能搞定的塑料瓶子,之后销售额又增长 百分之十二。从亨氏公司的“顿悟”就可以判断出来点什么:什么“鲜”?什么“最好”?难道不就是“从小儿抓起”吗?口味不但由我们的味觉决定,也有我们的记忆和习惯决定,这个与文化氛围有很多联系。

亨氏西红柿酱在占领市场九十年后,索沙酱的侵入是很好的现象。“第一”持续下去,倒是应该让我们感到恐惧。同时,麦当劳,皮萨,可口可乐等等挺进中国市场 也就是几年的时间。据说亨氏西红柿酱也去中国闯荡,我估计西红柿酱占领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比起中餐的酱,亨氏西红柿酱肯定不会再被抽象为“鲜”,很 可能是滋味太单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文,不过在这里没贴过。俺来一次就贴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3: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亨氏番茄酱是酱吗?

中国地大人多,食品有不同的菜系,因为各地人民群众各自的品味很不同:四川的麻,湖南的辣,山西的酸,苏州的甜,等等。这种不同不但反映在味觉上,也反映 在选料用料,食品外观,烹调技艺,和加工手段上。按中国人的想法,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土产和特 产,像北京烤鸭,金华火腿,灯影牛肉,狗不理包子,还有龙井,普洱,铁观音 ,等等。至今没听说过哪种饮料最好,哪一特产占多少市场,哪一种酱(面酱,豆瓣酱,辣椒酱,芝麻酱,苏梅酱,蚝油酱,沙茶酱)男女老少离不开,哪一道菜全 国人们最喜欢,哪一个菜系是首选。

可是美国不然,他们科学和严肃,甚至在一些模糊地带。美国的大众市场味觉专家们用科学的方法定量测量食品的味觉。其中一个测量标准是“味厚” (amplitude),定义为一种食品中的各个元素充分交融趋向平衡,口感达到味觉最高境界的程度。味厚高低之别如同家中孩子和亚瑟鲁宾斯坦在钢琴上弹奏萧邦的《B小调华尔兹》之比。

因为符合“味厚”的标准,一些食品和饮料被冠上“最好”的品牌。超级市场里最好的可乐是可口可乐,最好的番茄酱是亨氏番茄酱(Heinz Tomato Sauce),最好的沙拉酱是藏谷沙拉酱(Hidden Valley) ,最好三明治抹是海尔曼美乃滋(Hellmanne’s Mayonnaise),最好的蛋糕是莎拉莉蛋糕(Sara Lee),最好的点心是胡椒岭农场的点心(Pepperridge)。专家们声称,同类其它产品与这些最好的相比,有很明显的不同。比如,除了原料,配方,和工序,西红柿因 为生长的土壤、气候,以及收获季节的不同做出来的西红柿酱就不同,这些因素都在名牌西红柿酱的考虑之内。非名牌的西红柿酱,可能会尝出大蒜味、太甜、或太 酸,时间长了就令人厌烦。再比如,喝一般的可乐,你先喝出橘酸,然后是桂酸,沉淀到最后的是香草。喝可口可乐的时候,喝出的是可乐,是各种味道的交融,除 此之外,没有其他味道。就像音乐,好的曲子,音符按下去,出来的是和弦,演奏出一首和谐美妙的曲子,而不是零零散散,各自为政的音符。

就拿亨氏番茄酱来说,专家们认为里面的酸,咸、甜、苦、和西红柿的表现(tomato-ness)等浓度大致相等,即为充分交融。另一小牌子“世界第一” 不太咸,不太酸,但是甜味和西红柿的表现特别突出,所以“味厚”得分就低。本来“世界第一”的制作者用玉米糖浆替代了枫树糖浆,增加了西红柿块儿的比例, 所有这些不能提高“味厚”的分数,最终还是被界定为“酱”。

西红柿酱本来不就是个酱嘛!不,最好的亨氏西红柿酱不是酱,已经被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升华,或被抽象为“鲜”(Umami)。这个“鲜”和酸,甜,苦,咸一样是一味(其实纯净的“鲜”就是氨基酸,就是味精)。

据说亨氏西红柿酱一口下去,从舌尖开始品尝咸味和甜味,然后在舌的中部漫开,那里酸味的味觉最强,最后“鲜”和苦的滋味就有舌头的后部来体验 ,而达到高潮。市场上很少有这样五个味道都品尝到的精品。

我不常吃汉堡包,也很少用西红柿酱。我一直纳闷,孩子们吃炸薯条为什么非蘸西红柿酱不可。为写这篇短文,我打开了一包汉堡王标志的亨氏西红柿酱。挤一点在 舌头上,我的第一感觉是酸,刚有点证实了自己预报的小得意,马上就感到有一团甜,咸,和“鲜”交织在一起的热浪在口中翻起,我有点惊奇,但还没有来得及细 细欣赏,接着就是微苦的滋味,最后这个苦就留在口中,还有我早已防备的酸!反复几次,一会儿一包就完了,感觉相同。接着第二包,除了对酸消除了一点戒备 外,其它的感觉相同!回忆一下,以前不喜欢西红柿酱就是因为它和酸联系地很紧密,可是没想到里面也有引人兴奋的东西。

西红柿酱的现象,在食品界很独特。占美国市场60%以上,在英国和加拿大是75%左右。吃热狗用的芥末也有故事,但,是不同的故事。灰普旁(Grey Poupon)用劳斯莱斯车为它的产品芥末作广告,销售增长百分之五十,不但一举进入市场货架的“上层”,而且证明了1,消费者愿意多付钱来买那些看起来高级,美味的产品;2,消费者的品味和习惯是不能界定在某个固定的方位上。就是这个市场现象使得“世界第一”公司一跃而起,想与亨氏争高低。但是,长攻不下,失败了。

如果说品尝亨氏西红柿酱我的感觉不错,读格拉德威尔《狗看到了什么》一书关于西红柿酱的这章节,我感到没有阅读的愉快,因此不再多想。只是最近偶然听朋友 说墨西哥的索沙酱在美国的销售额早在1990s就超过了亨氏西红柿酱,就是说在《狗看到了什么》这本书出版之前。查了查,的确。《纽约时报》,以及《华尔 街日报》和《ABC新闻》在线都有论说。

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意见:有说统计数字不准确;有说索沙酱的销售额超过了亨氏西红柿酱是因为索沙酱的价格高,比体积,亨氏西红柿酱还是卖得多些;有的干 脆说两个不同的食品不能类比,等等。这些在我心里都不是问题。我的问题是亨氏西红柿酱是“最好”的真正原因真的是最好吗?

据说亨氏西红柿酱“顿悟”的时刻是亨氏一搞市场的官看见三岁小儿问妈妈要西红柿酱而不获。回去后就出产了三岁小孩子就能搞定的塑料瓶子,之后销售额又增长 百分之十二。从亨氏公司的“顿悟”就可以判断出来点什么:什么“鲜”?什么“最好”?难道不就是“从小儿抓起”吗?口味不但由我们的味觉决定,也有我们的记忆和习惯决定,这个与文化氛围有很多关系。

亨氏西红柿酱在占领市场九十年后,索沙酱的侵入是很好的现象。“第一”持续下去,倒是应该让我们感到恐惧。同时,麦当劳,皮萨,可口可乐等等挺进中国市场 也就是几年的时间。据说亨氏西红柿酱也去中国闯荡,我估计西红柿酱占领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比起中餐的酱,亨氏西红柿酱肯定不会再被抽象为“鲜”,很 可能是滋味太单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3: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改几个字,可是不能。第一贴就那样。不懂怎么回事,只好再贴一遍。

老大来解释一下。

点评

对不起。系统出现故障造成错误。现在应该可以修改了。  发表于 2013-9-18 02:26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17: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俺按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花吗?

这是不是冰淇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2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纸还得补补课哈,不用远,就到俺的酒廊里。

人的舌头,有四种味觉,甜、咸、酸、苦,辣味其实不是味觉。但是近来又有说法,说还有“鲜”味,就是肉鲜味,但不简单是味精。

你说番茄酱味要“厚”,什么都在里面,但喝酒,则讲究要有层次,头、体、尾一步步来。

什么是最好?没有绝对的,自己的感觉就是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08: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大!中秋快乐!

谢王木木。是2年前看完《What Dog Saw 》by Malcolm Gladwell 后,写的一些读后感之类的东东。中秋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08: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der86 于 2013-9-20 10:07 AM 编辑

凡草姐姐,这的确是花,和冰激凌。可是抽象出来就是表扬和鼓励,谢谢。中秋快乐!   


漫人,我就没提“辣”这一味(因为除了舌头,皮肤也可以“尝”到这一“味”,因此也就不是“味”了)。那个Umami 你说是肉味,肉汤里有谷氨酸,可是蔬菜里也有谷氨酸,不管出现在那里,都是谷氨酸这个化学成分(味精的化学成分基本上就是谷氨酸了)...

谷氨酸是一种有鲜味的氨基酸,我原来文中是氨基酸。可能说谷氨酸更好一些,为了更清楚,我改了。

俺本来就不断在读你的酒论,进行补课 (俺喜欢的是小水,johnnie walker,喝过Sapphire,等等)的确是一条很知识的线。谢!中秋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好图!  发表于 2013-9-19 09:02 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8: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谢了先。

我记得文艺原地的图片也可以去论坛图片那个框子里,可是这次怎么就不能去了呢?

没什么大事,我只是随便问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0 15: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ader86 发表于 2013-9-19 08:03 AM
凡草姐姐,这的确是花,和冰激凌。可是抽象出来就是表扬和鼓励,谢谢。中秋快乐!   

好图!也是好东西,是你家里的宝藏么?

“鲜”味不仅仅是谷氨酸的味道,还有其它氨基酸的味道,肉汤和味精汤就很不一样。这次回国,在餐馆里吃饭马上就能察觉出味精的味道,因为我们在家做菜是不放味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der86 于 2013-9-22 07:41 PM 编辑
漫人 发表于 2013-9-20 04:23 PM
好图!也是好东西,是你家里的宝藏么?

“鲜”味不仅仅是谷氨酸的味道,还有其它氨基酸的味道,肉 ...



“鲜”味不仅仅是谷氨酸的味道,还有其它氨基酸的味道。。。

咱们说的都一样,很多东西里面都含有谷氨酸,不是只有一个。不一样的味是因为所含的物质(或元素)不完全一样, 有杂质。



我估计老大说那个图好是有双重意思,不但酒好,也是因为把小小的瓶子照得大了。那些都是小小瓶子,飞机上发的,没喝完就存起来了。

当然,那些都是名酒。

这个Sapphire 你喝了吗?千万不要像喝中国酒一样喝,会闭气的。一定弄成cocktail。味之强烈,闻得多了就可以醉,其妙无比。

国外酒都比较“味厚”, 因为他们都知道舌头接受滋味的区域不同,因此要照顾到各个部位,结果,味就厚。喝酒的感觉就像喝粥一样。


看看这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8 05: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学问作地,让 Heinz Ketchup 身价倍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16: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der86 于 2013-9-29 05:59 PM 编辑
niv080922 发表于 2013-9-28 06:27 AM
这学问作地,让 Heinz Ketchup 身价倍增。


里面有褒有贬,花木MM看出褒了。

发现自己现在很难写批判文章,本来要批判,写着写着就有些像表扬。立场不再坚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 1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ader86 发表于 2013-9-29 01:52 PM
里面有褒有贬,花木MM看出褒了。

发现自己现在很难写批判文章,本来要批判,写着写着就有些像表扬。立 ...

(又看见一个跟我一样认真的。
我觉得你这篇很好看很精致,兼有趣味性和学术范儿。我只看出文章对亨氏的评价,并没看出褒贬。
(前帖没好意思直说,不愿帖帖好评,以避马屁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13: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der86 于 2013-10-1 11:29 PM 编辑
niv080922 发表于 2013-10-1 01:12 PM
(又看见一个跟我一样认真的。)
我觉得你这篇很好看很精致,兼有趣味性和学术范儿。我只看出文章对亨 ...


thank you, 花木 dear.   Don't worry too much. I like what you said. Whatever you (or anybody else)say, if you say what you think, even if criticize, I  will appreciate it. So don't worry too much.


说是“鲜“,格拉德威尔有些太吹牛了。对我来说不过是一般般。我尝了以后,只是把那原来的那个负向情感减少了一些。

他们说是”第一“,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味,也没有更多味的产品,中国那么多酱,那么不同,怎样去评“第一”?这个让我感觉不是太好。

有些评判的意思。我是按我自己的经验,写出这篇,尝出有些味道是不错,加工也精。 我同时批评格拉德威尔,因为我想,说第一,不过是他们的广告技术高些,大公司的垄断。那些小公司,虽有好产品,但是卖出的商品少,因此成本高,又化不起钱请人来吹牛,都是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 13: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ader86 发表于 2013-10-1 10:08 AM
thank you, 花木 dear.   Don't worry too much. I like what you say.

(我还没下网呢)

『他们说是”第一“,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味,也没有更多味的产品,中国那么多酱,那么不同,怎样去评“第一”?』

同意。
这就想起中国酱来。最普通的酱,做的时候会生蛆。前几天看文学城,讲毛泽东的厨师做红烧肉,毛听说放了酱油,就不肯吃,盖因小时候看见酱上有蛆虫之故。后来厨师研究出糖色,不再用酱油,毛泽东才吃了。我比老毛还不讲卫生,我吃酱油也吃酱。

(读M,我一到你和天信的线上,就谦卑:觉得影响了你们的雅致。可是想到就说的恶习难改。祝好再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22: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der86 于 2013-10-1 11:49 PM 编辑
niv080922 发表于 2013-10-1 02:29 PM
(我还没下网呢)

『他们说是”第一“,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味,也没有更多味的产品,中国那么多酱,那么 ...



花木MM,你太客气了。放松,放松。我倒是觉得你的语文知识很深,看东西一下子就看了实质。 sharp!  

我已经很长时间不买国内的食品了。买的那些月饼都是香港出的。

祝好!我也要休息一个阶段了,till next time.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20 05:38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