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36|回复: 46

[其他] (古诗英译)《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8 18: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忘语 于 2014-3-2 06:57 AM 编辑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Upon Phoenix Terrace Of Jingling
by Li Bai
tr. Wangyu


Upon Phenix Terrace phenixes did once stay,
Where th’ river flows by but sees no phenixes play.
The weeds take o’er Wu palace and paths far and nigh;
The robes and hats of Jin realm entombed in array.
Afar the Trihill seems half gone in the blue sky;
The Egret Shoal parts the stream in the middle way.
Oft clouds block th' sun and Chang’an city from my eye,
Which saddens me more than I could honestly say.



V2.
On Phenix Terrace phenixes did use to play,
Where th’ river flows by but sees no phenixes stay.
The weeds take o’er th’ paths of Wu palace far and nigh;
The robes and hats of Jin realm entombed in array.
Afar the Trihill seems half gone in the blue sky;
The Egret Shoal parts the stream in the middle way.
Oft clouds block th’ sun and Chang’an city from my eye,
Which saddens me more than I could honestly say.



V3.
On Phenix Terrace phenixes did use to stay,
Where th’ river flows by but sees no phenixes play.
The paths of Wu palace all weeds take o’er;
The robes and hats of Jin realm entombed in array.
Afar the Trihill seems half gone in the blue sky;
The Egret Shoal parts the stream in the middle way.
Alas, clouds oft block the sun and Chang’an city,
Which saddens me more than I could honestly say.



第三版完全按照原诗的韵脚,已体现原诗的风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美译。 明天来凑兴。  发表于 2014-3-1 03:39 AM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9: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但是第一个“stream”对应于“江”有点勉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2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雨 发表于 2014-2-28 07:43 PM
很好。但是第一个“stream”对应于“江”有点勉强。

提得好!我也为此在纠结...原先为 where th' river flows by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2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雨 发表于 2014-2-28 07:43 PM
很好。但是第一个“stream”对应于“江”有点勉强。

还是改回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23: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语 发表于 2014-2-28 09:15 PM
还是改回来吧。。。

看那幅图片,就会觉得River更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0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中的“二水”与“一水”之别,是历史遗留下的谜。当年白鹭洲和凤凰台的确切位置,目前不能确定,所以无法确认哪个版本更好。只能先存疑。

点评

风头儿,此谜无法用地图解。一水中分,是说一条江被从中间分开了。二水中分,是说白鹭洲把一条江分成两半。哈哈。不过我倾向一水。  发表于 2014-3-2 11:31 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06: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雨 发表于 2014-2-28 11:13 PM
看那幅图片,就会觉得River更贴切。

谢谢夜雨君真诚点评!是的,是 river 好,我为了韵律音节而害意的确不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06: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雨 发表于 2014-3-1 12:43 AM
这首诗中的“二水”与“一水”之别,是历史遗留下的谜。当年白鹭洲和凤凰台的确切位置,目前不能确定,所以 ...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不懂平仄,那么按上面韵律规定来看,这 ‘一’ 是哪一声呢?‘水’ 是第三声?‘二’ 是 第四声吧?

点评

按照古韵,一是入声,是仄。所以在此处用一,二均可。  发表于 2014-3-2 11:27 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09: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语 发表于 2014-3-1 07:27 AM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字的位置,平仄都可以,虽然仄声字更好些。所以不能用声调来判定。

点评

谢谢夜雨君!  发表于 2014-3-1 02:59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0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语 发表于 2014-3-1 07:12 AM
谢谢夜雨君真诚点评!是的,是 river 好,我为了韵律音节而害意的确不值的。 ...

注意到你把still拿走,把音节给了river。很好!

点评

有时间可以再修改一下。再次谢过夜雨君!  发表于 2014-3-1 03:02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11: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你喜欢用缩写字'over和o'er有什么不同呢?
别笑话,我对英文詩一窍不通

点评

over 是二音节,o'er 就变成了一个音节。在我看来就是个 ‘障眼法’,哈哈哈  发表于 2014-3-1 03:08 PM
英诗也和中国古诗一样也有讲究。比如音步或音节,我这次是按12音节/六音步 抑扬格译出。那么在译得过程中会出现音节过多,所以要用缩字法。  发表于 2014-3-1 03:07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1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忘言 于 2014-3-1 12:52 PM 编辑

诗社才子佳人们写七律,忘语君译七律,都够厉害!
译得真好,赏学!

借鉴学习忘语君的美译,  画瓢 for fun: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Ascending Phoenix Terrace of Jinling
by Li Bai

On Phoenix Terrace phoenixes did once stay
After phoenixes are gone only a river flows by
Upon path of Wu Palace overgrown weeds sway
The garments of Jin in ancient mounds now all lie
The Trihill seems to be in the azure sky half way
Parting the river in two the Egret Shoal floats high
The sun is often blocked by clouds dark and gray
With Chang-an out of sight I heave a deep sigh

tr. Wangyan

点评

哇,都是高手,够我慢慢学的。  发表于 2014-3-1 05:50 PM
参考了你的版本,我再修改了一下我的拙译。能与你交流是件喜事啊  发表于 2014-3-1 04:50 PM
哇,漂亮极了!译得好,比我的拙译更达意,喜欢!  发表于 2014-3-1 03:13 PM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18: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语--英诗也和中国古诗一样也有讲究。比如音步或音节,我这次是按12音节/六音步 抑扬格译出。那么在译得过程中会出现音节过多,所以要用缩字法。

原来如此!我一直有这个疑问,却没人给我解答,这下找到老师了。能不能再讲得更详细一些呢?

比方说,中文诗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从诗经离骚乐府再到近体诗,再到白话诗,(梨花诗就不说了,我没兴趣),那么,英文诗有没有类似的分类呢?比方说,从莎士比亚以来,在诗词格律上有什么变化呢?

你说“按12音节/六音步”,就是说每句都必须有12 音节,可是,又怎么看这6音步呢?我看你每句中有单音节的,也有3音节的,这个音步是把3音节和单音节合起来算成2音步吗?如果有更多音节的词怎么办呢?比方说4、5个音节大词,是都要缩写还是除以2来计算音步呢?如果那样,为什么还要有音节/音步的限制呢?另外,这样的规定是每句的音节,对于长度,多少行有没有规定呢?

还是那句话,我不懂英文诗,却又想知道一点,别笑话我这些傻问题啊。

哦,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忘语老师的,能者为师,谁知道的,都请不吝赐教!先拜谢了!

点评

同问。  发表于 2014-3-1 10:57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0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忘语 于 2014-3-2 07:15 AM 编辑
fancao 发表于 2014-3-1 06:05 PM
忘语--英诗也和中国古诗一样也有讲究。比如音步或音节,我这次是按12音节/六音步 抑扬格译出。那么在译得 ...


你说“按12音节/六音步”,就是说每句都必须有12 音节,可是,又怎么看这6音步呢?我看你每句中有单音节的,也有3音节的,这个音步是把3音节和单音节合起来算成2音步吗?如果有更多音节的词怎么办呢?比方说4、5个音节大词,是都要缩写还是除以2来计算音步呢?如果那样,为什么还要有音节/音步的限制呢?另外,这样的规定是每句的音节,对于长度,多少行有没有规定呢?
-----------
  -  *       -      *   -      *      -   *    -   *       -  *         
On Phe / nix Ter / race phe / nixes / did use / to stay
     2           2              2             2          2             2

带*表示重音,带 - 表示低音

这句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其实就是老莎的十四行也不一定每行都能保持这样的高低音排列,这也和古诗里的一样‘出格’,但如果每一行的开头结尾或中间大部分成份是抑扬格,那也算是抑扬格。反之,一高一低叫扬抑格。我也只懂点皮毛而已,班门弄斧了,见笑。

点评

谢谢忘语老师,懂了一点点:)  发表于 2014-3-3 09:49 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ncao 于 2014-3-2 11:33 AM 编辑
忘语 发表于 2014-3-2 06:56 AM
你说“按12音节/六音步”,就是说每句都必须有12 音节,可是,又怎么看这6音步呢?我看你每句中有单音节 ...


  -  *       -      *   -      *      -   *    -   *       -  *         
On Phe / nix Ter / race phe / nixes / did use / to stay

哦,太好了,多谢老师。可是,怎么知道哪个音是抑,哪个是扬呢?有定义吗?

单看这句,似乎两音节的名词是头重脚轻 。是否名词都以第一音节为重音,而介词,副词,动词等为轻呢?
还有,你的译詩似乎大多是12/6的句型(等我慢慢数数再说) ,是否还有别的长度的句子呢?
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4: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仙草说:
风头儿,此谜无法用地图解。一水中分,是说一条江被从中间分开了。二水中分,是说白鹭洲把一条江分成两半。哈哈。不过我倾向一水。


确实这样。不过有个地图的话,能把水、洲、人(位于凤凰台)的相对空间关系(包括大小与距离)表达清楚,那么还是有些帮助。如果人距离洲比较近,而且洲相对于水也比较大,那么说“二水中分”比较合适。如果洲与人比较远,或者洲确实比较小,那么一水的说法自然就更有说法力了。

点评

哈哈,说的也是。唉,要不说老外学不了中文呢,连咱们都糊涂呢。  发表于 2014-3-2 03:21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5: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fancao 发表于 2014-3-2 11:09 AM
-  *       -      *   -      *      -   *    -   *       -  *         
On Phe / nix Ter / race ...

单看这句,似乎两音节的名词是头重脚轻 。----- 你说的对,这句中的 phoenix 和 terrace 都是 扬抑格,但是通过不同的组合排列使这句句子变成抑扬格。

是否名词都以第一音节为重音,-----不一定,delight 是名词,同时也是动词。

点评

那,到底怎么区分‘抑扬’呢?我已经快昏倒了,看来这英文诗也能整死人。:-)  发表于 2014-3-2 03:22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5: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fancao 发表于 2014-3-2 11:09 AM
-  *       -      *   -      *      -   *    -   *       -  *         
On Phe / nix Ter / race ...

这样我推荐一本书给你,我相信当你读完后,你一定会找到你先在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All the fun's in how you say a thing - an explanation of meter and versification
by Timothy Steele

点评

太好了,我回去找来看看。谢谢。  发表于 2014-3-2 08:41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6: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仙草说:
哈哈,说的也是。唉,要不说老外学不了中文呢,连咱们都糊涂呢。


确实是这样。而且我还忘了提一点,就是有图为证,还有个作者的主观感受因素。如果作者对“洲”的印象更深,可以说“二水”,如果对“江”的印象更强烈,可以说“一水”。因为作者并没有为当时的心境留下其他的佐证,所以根本无法完全确定。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两个版本都可以同时存在的原因。

点评

好像没人考证过。只能臆测了。如果这条江在白鹭洲下游真的成了两条河,那倒是二水更形象。罢了,你接着考证吧,我不费这个脑筋了。  发表于 2014-3-2 10:42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6: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fancao 发表于 2014-3-2 12:09 PM
-  *       -      *   -      *      -   *    -   *       -  *         
On Phe / nix Ter / race ...

这里的‘抑扬’结构,是从诗句上来看,而不是从单词上看。在诗句构成中,作者应该把非重音的音节放在“‘抑”的位置上,把重音的音节放在“杨”的位置上。从而在整句的诵读上,体现出类似于中文诗歌中的平仄变化的节奏感。

点评

明白了,就是保持那个词的原来读法,重读的音节为扬,轻读的地方为抑,并没有其它的分类了。  发表于 2014-3-3 11:18 AM
夜雨君是行家!  发表于 2014-3-2 06:18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8: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雨 发表于 2014-3-2 04:58 PM
这里的‘抑扬’结构,是从诗句上来看,而不是从单词上看。在诗句构成中,作者应该把非重音的音节放在“‘ ...

夜雨君,你这网站是在美国的东部 - 纽约,华盛顿,还是波士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2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语 发表于 2014-3-2 07:17 PM
夜雨君,你这网站是在美国的东部 - 纽约,华盛顿,还是波士顿?

我也不太清楚,是商业的网站服务商提供的,现在好像是在休斯敦。但是网站的时区是按照美国东部时区设置的。

点评

谢谢夜雨君!  发表于 2014-3-4 06:42 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0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堂课很好听谢谢各位老师

点评

同谢!  发表于 2014-3-6 10:56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9 0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得真精彩,自愧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6: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kang 发表于 2014-3-9 02:38 AM
翻译得真精彩,自愧不如。


廖先生,您好!迟复为歉。拜读了先生的好些精彩作品,并知悉先生是英文专业,留学英国攻读莎士比亚文学,钦佩先生的学问,还望先生不吝赐教!谢谢廖先生赏读留言鼓励!深深问候,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9: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aokang 于 2014-3-10 09:05 PM 编辑

客气了。最近较少上网,但看到你的精彩译诗和讲解,忍不住要赞一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6: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kang 发表于 2014-3-10 08:48 PM
客气了。最近较少上网,但看到你的精彩译诗和讲解,忍不住要赞一句。

再次谢过廖先生!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20 08:02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