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ancao 于 2009-4-25 12:14 AM 编辑
五
星期二一大早,小苓赶到检验所。一看到结果她就傻了眼——“九二零”含量很低,根本就不具有实用的药效。
“不会搞错了吧?看起来长了很多细菌呀,为什么含量这么低?”
那位实验员和小苓妈妈的年纪相仿,看着小苓那么沮丧,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也很同情,就关切地问:“细菌是什么颜色的?”
“大部分是白色,也有些绿色黑色红色的。” 小苓回想着说。
“你们的实验室是什么样子?操作的时候无菌条件严格吗?”
小苓糊糊涂涂地说:“我们把那个驴棚打扫得很干净呀,用石灰水刷了两三遍
呢!麦麸是蒸熟了以后才用的,所有的水也都烧开过。”
实验员吃惊地看着小苓说:“你说什么?驴棚?”
“是啊,就是养驴的地方么。”
“啊,养驴的地方做科学实验……?!”她目瞪口呆,把小苓领到窗口,指点着里边的通风橱和试验台,“这种生物试验,无菌要求非常严格。你看看,我们这样的条件,有时还被杂菌感染呢。”
小苓匆匆忙忙赶到火车站,车上的人挤来拥去。她在县城中转,下火车再上火车,哐哐当当了好几个小时,可是,脑子里却一直保留着那个实验员吃惊的表情,那双瞪大的眼睛和那只张开的嘴巴,那些白大褂也一直在眼前晃悠。她窝囊极了,是啊,农村,驴棚,居然也想做科学实验!两个任务一个也没完成,还花了六块多钱的车票和五天的时间,回去怎么跟队长交待!
车到站了,太阳也偏西了,小苓跳下火车就急着赶路,却听到旁边有人招呼,“小苓,你上哪去了,刚下火车吗?”
小苓一抬头,眼前正是陈进财,他一脸喜气,看样子是来接人的。小苓回答道:“我从省里回来。你呢?”
“俺来接俩朋友。这是老夏,这是老刘。”
小苓虽然没心思跟人闲聊,可是碰上熟人,结伴一起走山路,晚一点也就不怕了,心里挺高兴,点头和他们打招呼。
“这是你们村的人吗?” 老夏看着小苓问,“天不早了,赶不回去了吧?要不,跟俺们一起找个地方住一夜,明儿再走?”
“不行,我已经耽误好几天了。”小苓摇摇头。
“天晚了,路上不好走。” 老夏似乎挺关心。
“这是俺村的下放学生。”进财笑着插话,又转头对小苓说,“俺们今天到窑上去,不回村。”
小苓有些失望。她知道,窑上就是指附近的煤矿,当然不同路。她看看那两个人,和进财差不多打扮,半城半乡,看人时眼睛骨碌碌转。老夏嬉皮笑脸地看着小苓似乎还想说些什么,进财却有些焦急,“天不早了,还要赶路呢。小苓,你也赶快走吧,过了夏至天就短了,黑得早。”说着,拉着那两个人转身而去。
小苓只好自己闷头赶路。下乡一年多,她也锻炼出来了,连跑带颠地赶回去,天居然还没黑透。
大成急不可耐地迎上来,“小苓,怎么住了这么多天?进了城就不想回来!”
“城里人星期天不上班,你也忘记了?”小苓噘着嘴把结果递了过去。
“什么?含量很低,没有用?!”多日辛劳付诸东流,大成气得摔了实验记录本,再也不进驴棚。
小苓只好独自收拾残局。她只顾生闷气,一时没注意,实验室的门开了。偏偏那条驴被人借去拉磨,送回来的时候没拴好。它早就对隔壁的事情好奇了,这么好的机会,正好跑过来研究一番。长满了细菌的麦麸有一种酒香,或许对它的吸引力更大,没等小苓发觉,那几个盘子已经全拱翻了。它才不管好菌杂菌,九二零还是二零酒,张开大嘴阿呜阿呜痛痛快快地吃起来。
小苓吓坏了,蹦着跳着想赶它走。可是老驴尥起蹶子乱跑乱窜,好像和小苓玩游戏。小苓哪儿有抓驴的本事,躲还躲不及呢,吓得无措手足,只好跑去找德叔。
德叔正吃饭呢,丢下饭碗匆忙跑来。他看见满地凌乱,驴子吃得肚子鼓鼓的,鼻子呼呼地直喷酒气,歪歪倒倒好像喝醉一样,也吓了一大跳。小苓看看德叔的脸色,急得掉了眼泪。这条驴可是生产队的宝贝,驮粮食推磨全靠它,要是被毒死,祸就闯大了。
德叔把驴子拴好,转着圈子想了想,一把抱住它的头,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
驴子哇哇地吐起来,棚子里充满怪味,秽物溅了德叔一身。德叔倒不在乎,让
小苓提了半桶水来给它喝,再牵着驴子来回遛,好半天它才安静下来。可是,德叔还是不放心,半夜里又爬起来照看,喂水溜弯,直到第二天,驴子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大成知道了,没头没脑地把小苓训了一通,“我一会儿照顾不到,你就闯祸!唉,怎么连头驴都看不住。实验没成功,已经丢大了面子,还不小心点儿!”
“你能怪我吗?是那个驴棚不好!杂菌太多,门又关不严。”小苓哭兮兮地分辩。
小苓垂头丧气,拖着那几个大盘子去池塘边洗涮。几个淘气的孩子看见了,嘻嘻哈哈地围着她念叨起来:“
九二零,做不成,老驴吃得肚子疼,
德叔半夜遛牲口,大成劈头骂小苓。
学生胡糟瞎费事,丢人现眼怨驴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