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06|回复: 9

[原创·诗歌] 南京吟咏系列之七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8 2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熟流丹 于 2009-4-15 01:28 AM 编辑

1
七律•南京                                      2007-6-28
开疆辟土始陶朱,虎踞龙蟠古帝都。十里秦淮生苦乐,万年扬子伴赢输。
吴宫花草香如故,晋代衣冠丘已无。自古金陵多毓秀,皆因江水洗贤愚。
2
七律•南京中山陵                               2007-6-27
潇潇细雨涤凡尘,苍翠盈眸倍觉新。雾霭蒙蒙缘浩气,松涛阵阵慰精神。
钟山有幸埋忠骨,华夏何时忘巨人。仰首登高唯悄步,恐惊长睡此尊身。
3
七律•南京总统府                             2007-7-14
钟山脚下留陈迹,总统府中生将王。黑雾曾经迷此地,红旗终究映楼墙。
斑斑蚀柱沧桑现,隐隐空堂世事藏。大泽龙蛇俱已往,长江滚滚向东方。
【附】:
坐落在南京市长江路292 号。明初这里是汉王府,汉王名朱高煦,因之花园又称“煦园”。清代为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攻占金陵后,把这里做为天朝宫殿。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也曾在此办公。蒋介石在抗战前后长达14年内以此为国民政府,因之称总统府。现在是江苏省政协所在地。
4
七律•雨中凭吊雨花台烈士陵园(上平五微韵)   2007-10-7
雨花台畔泪花飞,仰首徐徐上翠微。细雨难浇飘杵罪,愁心不减劲松辉。
神州恨洒天同哭,大地冤沉石共绯。远望青山低语诉,忠魂常伴白云归。
5
七律•12月13日闻全城警笛                 2007-12-13
(谨以此诗祭奠南京大屠杀中遇害的30万南京同胞)
上苍有泪雨霏霏,笛警全城万籁稀。哀动霜天惊落叶,心悲祭日暗冬辉。
滔滔江去血腥远,飒飒风随祷告飞。三十万人魂所聚,衔冤含恨欲何依?
【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坐落在南京江东门,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葬地。每年12月13日南京市都拉响全市警报。
6
七律•南唐二陵                      2007-7-8
李氏南唐迹可寻,金陵城外木森森。天开碧野飞人语,地近秦淮醉鸟音。
三代奢华成故国,一廊词赋慰忧心。全身屈膝安长久?徒让游人泪满襟。
7
七律•梅园新村 (新韵)           2007-7-10
幽香默默漫梅园,隐隐城东万绿间。近看铜身生肃穆,远忘尘事静喧阗。
百年院落名遐迩,一代伟人动地天。我与时光同渐老,恩来仍旧自翩翩。
【注】
梅园新村:位于长江路东端,汉府街偏北。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曾在这里同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十个月零四天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毛主席、党中央委托的光荣使命。
8
七律•莫愁湖                 2007-7-3
自古横塘留胜迹,石头城外倚江风。红花翠盖香湖面,卢女芳姿立水中。
粉黛河山烟雨事,王侯霸业局棋功。六朝人物随潮去,滚滚东流今古同。
9
七律•阅江楼                 2007-7-6
金陵城北秀卢龙,滚滚长江泻向东。昔日青山闻号角,如今高塔阅江风。
天低树矮一城小,风劲云闲两眼空。鸟瞰神州生啸意,狮岭雄观对苍穹。
【注】: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是南京的西北门户。狮子山高78米,周长2公里,登其巅北可览长江,南可瞰金陵胜景,在乾隆金陵四十八景卷中,有“狮岭雄观”之美誉。
10
七律•渡江胜利纪念碑              2007-7-4
挹江门外天开处,谁刺云霄欲破空。碑似巨帆思击浪,诗如椽笔起飞龙。
浮雕有字存青史,岁月无言纪大功。岁月依稀临甲子,钟山风雨总相从。
【注】:
渡江胜利纪念碑位于挹江门外热河路广场中心,远远望去,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南京》。碑建成于1979年4月. 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大军南下,同年四月突破千里江防,横渡长江于4月23日解放南京.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功绩,纪念在渡江战役中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9年筹建渡江胜利纪念碑,并于下关热河路广场竖立奠基碑.1979年4月23日,渡江胜利纪念碑正式落成. 渡江胜利纪念碑呈双帆船形,碑座为紫绛色船体,白色双帆正中悬挂一枚直径2.5米,重约400公斤的铜质渡江纪念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07年开始学诗时写的东西,现在看来,差的很!
放在这儿,当纪念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23: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南京的,先顶了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2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学诗的,到这儿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1: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丹兄得空可以有新"南京吟咏之七律篇"了, 做一对比:)

记得你有按平水逐韵写的, 有不少相当不错, 也适合凡草说的"想学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9: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丹兄得空可以有新"南京吟咏之七律篇"了, 做一对比:)

记得你有按平水逐韵写的, 有不少相当不错, 也适合凡草说的"想学诗的":)
无疆行者 发表于 2009-4-9 12:12 PM

再看看当时写这些诗时候的留贴,再一次发现:原来行者兄是一直陪流丹蹒跚走过的最多的师友之一:)始终不离不弃!
再一次谢谢行者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23: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吟咏之七律篇(11-20)
11
七律·玄武湖             2007-11-7
三面环山两面墉,紫金脚下步从容。湖光倒映台城柳,葱翠漫追云外峰。
细雨霏霏天地醉,晴明朗朗五洲秾。古都如少此佳处,毓秀钟灵剩几重?
12
七律·鸡鸣寺             2007-11-12
鸡鸣山上漫香尘,古刹江南谁可伦?寂寂黄墙勘祸福,声声佛号解痴嗔。
楼台烟雨频侵梦,吴苑琉璃空照人。多少世间名利客,每来此地自精神。
【注】: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鸡笼山东接九华山,北临玄武湖。鸡鸣寺寺址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才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四月,朱元璋亲赴鸡笼山下为国子监选址,他见此处背山临湖,山前原为六朝宫苑地,环境优美,非常适宜于读书育才。但朱元璋甚感鸡笼山之名与办监宗旨不合,遂改其为鸡鸣山,取“鸡鸣即起,晨兴勤勉”之意。
13
七律·南京长江大桥(新韵)   2007-11-26
难忘当年岁月艰,蹒跚步履靠支援。大哥反目薪离釜,白手齐家气盖天。
赫赫长龙终架起,泱泱民众始开颜。我今立足桥身上,感慨豪情各半边。
14
七律·登横山             2008-4-16
已近峥嵘气势催,方临峰顶急登台。吴山星落平畴起,皖水珠镶入眼来。
地僻江南春色减,天生绝壁石门开。而今谁慕陶弘景,乐道安贫伴古槐。
15
七律·牛首山弘觉寺重建开放有感            2008-4-24
天生翠岭拥山门,静看春光昼易昏。隐隐高楼来眼底,层层精舍立云根。
重临牛首饱新貌,长喟江南失旧村。多少人间倾慕地,劫波几度始留存。
16
七律·金陵怀古                 08-4-28
春风又至秣陵关,吹彻秦淮绿蒋山。陈苑飞歌飘玉树,朱庭奔皖锈刀环。
一签静海铜驼泪,七下西洋大国颜。兴废全凭人事定,吴宫芳草今又还。
17
七律·南京將軍山懷古         2008-5-11
逢秋吊古倍堪傷,山送白雲雁幾行。故壘空圍悲木葉,嶽軍正待射天狼。
方聞牛首傳大捷,旋至風波遭暗槍。自毀長城非本願,偏安何用郭汾陽。
【注】:
1)将军山:位于南京南郊,西南方与牛首山相衔。这里曾是宋代牛首山大捷的古战场,八百年前,岳飞将军在这里筑壁垒,设伏兵,大败强敌金兀术,一举收复建康城(南京)。横亘山脊,连绵数里的故垒工事,便是当年激烈鏖战的见证,将军山也因此而得名。
2)岳军:指山上岳家军的石雕形象。
3)郭汾阳:郭子仪,唐朝名将。封汾阳郡王。平安史之乱,挽救国家于分裂危亡之中。
18
七律·參觀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有思        2008-5-20
名園歲月久難侵,古木深堂正自陰。轉戰江南如破竹,垂成天國系分心。
眼前隱約風雲幻,腳下依稀步履沈。妙境靜觀殊有味,流連渾忘已登臨。
【注】: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业博物馆,是一座馆园合璧的博物馆。东侧是展览区,西侧是被誉为“金陵第一园”的江南著名古典园林——瞻园。地处夫子庙附近。瞻园建于明嘉靖初年,为明朝第一功臣魏国公(卒后追封中山王,谥武宁)徐达府第的" 西圃" 。乾隆皇帝第二次巡视江南,曾驻跸斯园,并御题" 瞻园" 匾额。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有和府。太平天国失败后,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六年和光绪二十九年,瞻园经过两次重修,成为清江宁布政使衙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瞻园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1956年10月1日,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太平天国纪念馆在此建立;196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100周年),更名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19
七律·初登方山                                 08-3-3
(戊子三月2日,为遣近日“口水仗”之余闷,余独骑车往江宁方山一游。今日浏览网页,乃知:方山,实属家乡之名山,向却不屑之。然平生极爱游历,惟心系远山远水。今登之,方觉错失身边之美景多时矣,“远香近臭”一语,大谬也。此诚为憾事,律以记之。)
仰观天印接云霞,初拜南朝释子家。一水秦淮呈白练,四方碧叶待春华。
新枝难解风霜苦,古木深知岁月赊。谁令青山斜古塔,陪我共醉日西斜。
【注】:
方山景区位于东山镇北,紧靠正处建设中的江宁大学城和高新企业区。远望如一方印,古称印山。因戴笠飞机在此失事,一度亦称戴山。方山虽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方山景区将恢复定林寺、东霞寺、郊坛、洞玄观、方山大庙等20余人文古迹,同时新建秦淮河湿地生态园等38个景点,成为南京旅游的新亮点。西北麓有处下定林寺遗址,自南宋建成后,高僧辈出、佛源广播。梁朝时,禅宗始祖达摩来中国坐禅的第一道场,便设于下定林寺,故而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称。是金陵名刹之一。定林寺斜塔,始建于南宋年间,于元朝重修,近年来更因大于7.5度的塔身倾斜度,而声名远扬。据了解,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度为4度,苏州虎丘塔的倾斜度为3.5度,而定林寺塔纠正过后仍有5.3度的倾斜度,堪称是世界第一斜塔。
20
七律·二上方山并送友出国              08-6-21
(前日,与那老,苏莱曼,墨菡同登方山。归以此律记之以送苏出国。)
同登天印沐清风,回望金陵意未穷。古寺牵眸面向北,秦淮绕郭水趋东。
飘零琴剑身如寄,聚散情怀心尚通。长叹离期何太急,故乡长驻梦魂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23: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ncao 于 2009-4-13 12:13 AM 编辑

流丹,
这是同一个咏题,放到一起,大家看起来方便,以后找起来也容易一些。
帮你搬了一下。
另外,在发贴时,可以选分类,“原创诗词”。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丹,
这是同一个咏题,放到一起,大家看起来方便,以后找起来也容易一些。
帮你搬了一下。
另外,在发贴时,可以选分类,“原创诗词”。
谢谢! ...
fancao 发表于 2009-4-13 12:11 AM

哦,这样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0: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21
七律•登清凉山扫叶楼                  2008-12-6
每于卷帙见遗文,今日登高拜旧痕。眼底清幽寒竹影,重楼静谧对黄昏。
人间多愿朱门附,天下难寻傲骨存。屡次亲临怜寂寞,凉风一径正销魂。
【注】:
明未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龚贤(1619-1689)晚年居所,因其自写扫叶僧状小像故名。清军攻占南京后,龚贤悲愤出走,漂泊十余载,晚年回归清凉山深居简出,不事权贵,以卖字画教学为生。著有诗集《草香堂集》和《课徒画稿》。孔尚任是龚贤的一位“忘年交”。1689年,孔尚任来南京,拜访了龚贤,病中的龚贤讲了许多官场上令人痛恨的事。《桃花扇》中内容就有龚贤在南京的亲身经历。龚贤逝世后,孔尚任帮助归葬昆山故里。
22
七律•访魏源故居有感                  2008-12-15
(近从网间获悉魏源故居小卷阿乃位于南京乌龙潭公园内。遂访之。遍寻不见。后出门问数路人,方于龙蟠里小巷内得观故居。见其惨状,律以记之!)
相寻辗转已黄昏,缘结金陵近始闻。魂系山川怜欲碎,心忧家国急如焚。
良言名著空存纸,颓院残墙久伴云。今冒寒风怀旧迹,难期故土愧于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20 10:26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