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心情世界 查看内容

fanghua:与醉草园于醉草园

2025-9-28 10:52 AM| 发布者: 昨夜雨| 查看: 81| 评论: 5|原作者: fanghua|来自: 小站空间

摘要: 与醉草园于醉草园那年我处在一个人生低谷, 极想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时间, 于是想到在孩子放寒假时去当时醉草园在纽约上州经营的民宿住上一周,如果可能, 让东北部的白雪覆盖住心里的种种不快, 在雪白的天地里重新 ...

与醉草园于醉草园

那年我处在一个人生低谷, 极想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时间, 于是想到在孩子放寒假时去当时醉草园在纽约上州经营的民宿住上一周,如果可能, 让东北部的白雪覆盖住心里的种种不快, 在雪白的天地里重新振作起来。南方长大的我一直是爱下雪天的,于是有机会和醉草园有一周一起生活的经历。

因为和醉草园都来自台湾, 在一个以大陆人为主的网上相遇自有一种熟悉和亲切。 她年纪比我长, 经历也多, 在很多方面就像个大姐。 除了分享一些生活的事, 她一直很鼓励我多写作, 给我很大的动力。

她家在纽约上州一个山里的小镇, 就是那种什么店都只有一家的小镇。一家超市, 一间从k-12的学校,一座桥, 一间修车厂, 一间邮局,一间卖衣服的商店。。。。这样偏远山区小镇居然还有一家中国外卖餐馆着实令我稀奇中国人的毅力和韧性, 只要有人, 就有做生意的机会和动力,而且菜单上还有着密密麻麻至少二三十种菜色。

当我搭长途客运车从纽约市中心到达她住的小镇时, 到了车站她已经在那里等我了。 由于在网上很多的交流, 我们俩一见如故。 因为经常在脸书上看她发的山里风景,到她家的路上  感觉都似曾相识, 不像第一次去到那里的过客。 当终于到了她家前, 她才告诉我, 由于她家的院子很大,离马路很远,网路公司说要架上cable线路非常贵, 所以她家并没有网络, 只有每个月买固定的小流量应付紧急用; 此外, 来到她那里的客人都是希望有个闭静的地方, 没有网络正可以让他们静心在这里过一段时间。  但对我而言的确是个很新鲜的经历,在这样没有网络的地方住一周, 无疑如住在一个与外隔绝的世界。 虽然那次旅行说是“逃离”家几天,孩子也大了, 但是还是对孩子有点不放心,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我就点头表示明白。进屋前,在门口又看到“醉草园” 的木牌。

在那里住的几天里, 我们聊的不少, 过去的, 当下的, 都在舒适的范围里分享我们的生活。 她说会搬到山里是因为她那有学习障碍的儿子, 不像女儿一路优秀到纽约大学法学院毕业, 不用她操心, 儿子学习上的障碍让她觉得必须给儿子找另一条出路。 她也学习 放下华人一般对孩子高学历高成就的期望, 让他可以为将来独立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在那个大部分中学生都是学习如何开推土机的小镇里, 她的儿子靠着一双巧手学习了做木工,养蜂,收集冬天枫树的树汁熬煮出浓浓的枫糖浆, 还可以采集果子做果酱,烘焙出专业的甜点。。可以说在这山里学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儿子重拾起的自信和笑容让她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欣慰。  

 她的民宿朴实无华但处处有着女主人的细心和艺术之处,我最喜欢在那间铺着原木地板的书房, 在一张古朴的明式木制桌子前写书法。 一张桌子, 一盏棉质吊灯,一束干燥花,一个景德镇的莲花水缸里插满长短不一的宣纸,都让我仿佛回到记忆里的从前,既熟悉又带着一份生疏。当夜晚来临时只想待在那里,拿起久不曾用的毛笔, 抄着几本字帖或诗本,一撇一捺耐心地写着, 离上次写书法大约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也因此在寂静的夜里格外享受那份宁静, 什么都不想就是让脑子放空, 不想过往,也不想未来,就是在当下。也庆幸自己有着中国文化的背景,在那寂静的山里夜晚还有着丰富的诗词和笔墨来陪伴。黝黑的窗外偶尔传来不知名的动物叫声,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体验, 那种感受多少赶走了那段时间里原本郁郁寡欢的心情。 那时写得最多的句子是诗人朱放的“ 岁月人间促, 此地烟霞多”, 正是当时的心境写照。

每天她也为我做早餐, 鸡蛋是她养的鸡生的,豆浆是她煮的,加上她自己烤的面包和糕点,一口一口都在体会她的用心。 白天她有空时也会开着车带我在附近看看, 车子出了她家的大院子后来到路上时, 手机的讯号便接上,一下子叮叮叮的把信息传进来, 好像又跟世界接轨了, 那感觉很奇特。 我迫不及待地看孩子们发来的信息,也抓紧时间赶紧回他们。 我们去看了附近山林里的一个古老的修道院, 去看附近养驼羊的农场,也去镇上那家唯一的超市逛逛, 我很稀奇看到长得尖尖的绿花椰菜和第一次听到的恐怖茶“( Kombucha)。 跟小商店的主人聊话家常,当然也去了那家唯一的中国外卖餐馆, 跟餐馆说话带广东口音的年轻夫妇聊天, 他们是店长厨师兼前枱。 我点了最接近台菜的星州米粉, 醉草园笑我还是台湾胃, 可不是? 吃着米粉总让我想起去世多年,生前炒着一手好米粉的母亲。

 

很多时候她也让我一个人安静做自己想做的事,放空自己,那正是那次旅行的目的。当然 有时我们也会泡茶聊天,还记得有一次回台湾跟朋友去日月潭路上,在一个转角处看到那三个字的木牌, 让我感觉如见其人。“ 醉草园“正是 她娘家在台湾竹山的茶园名字 ,所以泡茶对她是再熟悉不过的习惯了。 她柜子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陶壶,其中有一把陶壶,她说那是她最喜欢的一把茶壶, 泡出来的茶味道最好。 品尝茶香之余,我留意茶壶肚上刻满了字迹非常娟秀且深情的句子, 感觉那绝不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陶壶, 但是我也没多问,到了一个年纪谁没有悲喜交织的过去呢?记得在哪里读过“ 一个人最在意什么, 那也是最能伤他的什么”。我们都是善感的人,也因此都能了解彼此人生里的软肋,就这样亦熟亦有距离地过了几天。  

当我搭上回纽约的长途巴士时, 她在下面对我挥挥手, 没有说再见, 只说“好好回家”。

往后还是常常看她在脸书上发她生活里的照片,冬天里的皑皑白雪, 春天里从地上初冒出花苞的水仙花, 她院子里池塘映出的夕阳,秋天时采摘的果子,树干上接着枫糖汁的桶子,乃至于她院子里的果子做的果酱,标着Organic 的蜂蜜,半夜里来拜访的黑熊家庭和 日出时晨雾里成群来觅食的野鹿。。。。 不仅分享给过往住过的客人,也吸引那些想在生活里按下暂停键的新客人,图片下 也总有人留言怀念住在那里的回忆,和对女主人贴心的感激。

八月初, 惊讶地读到她发出儿女写给她的信, 字里行间知道她病了, 孩子的不舍和成长里对她的依恋和感谢,字字让我难过和担心。不到一个月, 她的子女就贴上她离世的噩耗 虽说不太意外还是感觉太快了。

 

人与人的交往有长有短, 而能在心里留下深刻足迹的人不多, 醉草园就是其一。 记得她说过当时离开长岛搬来这个因为儿子参加童子军露营时发现的山里, 除了让孩子有另一种成长空间, 也计划在山里随着大自然的节奏慢慢老去。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 她也终于写到了人生的末页, 如愿从容地画上句点。

此时纽约上州的Catskill 山里的树木应该渐渐换上彩衣的时候了,那些野火鸡会在树叶掉光前来觅食,准备过冬的黑熊也会偶尔在夜里到她的院子里寻找食物好过冬。。。尽管女主人已去,雪仍然会下, 正如春天来年会回来一样。

 

9.21.2025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25-9-29 08:12 PM
昨夜雨: 在旅途民居中读到芳华的美文,感触良多。醉草园的往日的文字,也给我留下很温馨的印象。且行且珍惜吧!
的确!  
引用 2025-9-28 02:38 AM
在旅途民居中读到芳华的美文,感触良多。醉草园的往日的文字,也给我留下很温馨的印象。且行且珍惜吧!
引用 2025-9-26 11:47 AM
fanghua: 好好珍惜生活里的每一天!
是,我们都要好好珍惜!
引用 2025-9-26 01:54 AM
Chang_Le: 作为小站网友,醉草园大姐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愿她安息。
好好珍惜生活里的每一天!
引用 2025-9-23 12:03 PM
作为小站网友,醉草园大姐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愿她安息。

查看全部评论(5)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19 02:30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